[新聞] 港片10年風雲 影壇從不安到迎合大陸口味
港片10年風雲 影壇從不安到迎合大陸口味
有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近幾年產量縮水,市場重心漸漸移往內地。主權轉移,對香
港影壇不見得有直接衝擊,但港人心裡的不安,卻充分顯現在港片當中。今天帶您從香港
電影,來看港片所呈現出的「香港十年風雲」。
「從此之後,香港有一日和我們命運有關,十月一日就是中國老爸的,十月十日是台灣
老媽的,七月一日呢....是香港孤兒的。」諷刺的對白,顯現了當時香港人看主權轉移的
心境,九七前很多港片都碰觸這種題材,導演陳果甚至還拍了「九七三部曲」,大型的煙
花表演都是真實紀錄。
影評人游慧貞表示,「九七的過渡期的時候節慶特別多,所以一天到晚放煙火,那他 (
陳果) 覺得很好玩,還沒想到故事,先拍了再說,政權的轉移,造成原來的軍人或是公務
員身分上的改變,造成大家不安定的感覺,他也把這種不安定的感覺就呈現出來。」
「我們不是不相信選舉,我們是怕兩年以後選出來的人,像林懷樂一樣搞搞政府,擾亂
社會秩序,這是我們不想見到的,你來管理香港「和聯勝」香港的社會治安會更好一點。
」再凶狠的黑社會也鬥不過內地公安,「以和為貴」的結局,隱喻香港和中共打交道的模
式,大膽觸碰敏感政治,導演杜琪峰堅持一刀不剪,在內地遭到禁播,放棄整個大陸市場
,在香港電影非常少見。
游慧貞指出,「相對來講比方說無間道是另外一個例子,就是說無間道他就會,除了原
來在香港的故事以外,他因為有九七之後大陸的因素,那它就會把大陸的演員,大陸的故
事又把它加進來,因為它的目標,就是鎖定在大陸市場。」
畢竟受到國際市場的衝擊,香港本土市場漸漸萎縮,九七之後內地成為香港最大的市場
,不但要迎合口味,還要配合電檢制度,港片越來越不像港片,見證著一個殖民地統治的
結束,同時也為歷史上一國兩制的管治揭開序幕。
在香港九七之後,對於香港影壇的改變,或許沒有這麼直接,但是現在要踏入好萊塢的
踏板,也漸漸從香港轉移到大陸地區,而「東方好萊塢」這個稱號香港能不能持續下去,
也是未來這50年必須努力的課題之一。
消息來源 http://0rz.tw/8c2O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239.190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HK-movie 近期熱門文章
21
23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