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液態影展】雨季婚禮.一條河流的名字

看板India-movie (印度影視)作者 ( .a@fwdr.us )時間16年前 (2009/04/28 23: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雨季的婚禮 Monsoon Wedding 米拉‧奈兒 Mira Nair︱India︱2001︱Color︱ English/Hindi/Punjabi/Urdu︱35mm︱114 min 台北●5/18(一)11:00 ●5/25(一)20:50 ●5/30(六)21:50   ●6/01(一)11:00 劇情簡介                ★2001威尼斯國際影展最佳影片金獅獎 印度女導演米拉‧奈兒的《雨季的婚禮》由五段相互交纏的故事組成,生動地描繪了印度 首府新舊德里城的生活。故事由籌備一場隆重華麗的印度婚禮以及各地客人陸續來到而緩 緩展開。每個故事觸及了不同層面的愛,跨越道德和階級的界限,將古代和現代、傳統與 反傳統、純真和性感等元素並置,呈現出現代的德里城在新舊文化交替間所呈現的能量。 導演兼製片米拉‧奈兒最初是在美國紐約孕育拍片的構想,而本片也帶有一定的自傳色彩 ,出身印度良好背景家庭,在美國菁英大學受教育的她,也曾感同身受相似的文化衝擊與 認同危機。她希望能捕捉到關於情感、中下階層生活,以及印度文化的精髓-對音樂與舞 蹈的熱愛。她稱本片這是「獻給家鄉的愛之歌」,影片中的不少道具甚至直接取自她自己 的家。她關切當代印度面臨著如何適應全球化的趨勢,同時又保持民族文化特質的問題, 試圖借助「婚禮」這一重要的社交事件,站在一個歷史的高點對印度民族進行一番檢視和 分析。透過本片我們不但看到了印度歌舞的異國風情,也看到了愛情的普世感動。結局的 一場大雨,將情緒拉到最高點,也將所有的愛恨情仇昇華,更讓我們看到傳統電影視覺元 素在這部探討新舊衝突的影片中回眸一笑的神采。 本片的特點之一是運用了輕便的DV攝影機拍攝,DV自由的律動帶有MTV式的現代感,也更 生動地詮釋德里城市街巷的真實面貌。影片精彩的配樂則來自知名作曲家Mychael Danna 的貢獻(他與加拿大導演伊格言合作過多部配樂),米拉‧奈兒從印度電影的傳統中擷取 特點,貫穿全片的音樂和歌曲恰到好處的運用成功地渲染出氣氛,令影片洋溢活力。與音 樂的魔力相襯的是華麗的視覺效果,每一個鏡頭充滿了鮮豔飽滿的色彩。 米拉‧奈兒的第一部劇情片《孟買風情畫》(Sallam Bombay),描繪在孟買貧民區中掙扎 的一個小男孩痛苦的生活,以紀錄片式的手法和現實主義風格述說流浪兒悲慘的經歷,平 穩成熟的風格為她贏得1988年坎城電影節金攝影機獎。自80年代開始,米拉‧奈兒就成為 印度電影在西方的一個標誌性人物,她的其他片子包括在好萊塢拍攝的《密西西比風情畫 》、《慾望與智慧》、《舊愛新歡一家親》以及為HBO所拍攝關於民間「笑療法」的紀錄 片《哈哈俱樂部》。 An exuberant family drama set in Mira Nair's beloved Punjabi culture, where ancient tradition and dot-com modernity combine in unique and perfect harmony As the romantic monsoon rains loom, the extended Verma family reunites from around the globe for a last-minute arranged marriage in New Delhi. MONSOON WEDDING traces five intersecting stories, each navigating different aspects of love as they cross boundaries of class, continent and morality. The film celebrates a contemporary India never before seen on screen. 相關網站:http://www.mirabaifilms.com 一條河流的名字 A River Named Titash 李維克‧吉哈塔克 Ritwik Ghatak︱1973︱India | Bangladesh︱ B&W︱Bengali︱35mm︱ 台北 ●5/15(五)21:10 ●5/19(二)12:50 ●5/21(四)15:10    ●5/24(日)21:00 ●5/27(三)14:30 ●5/30(六)13:10   ● 6/02(二)20:30 劇情簡介                       ★2007年英國電影資料館十大最佳孟加拉電影第一名 印度電影大師薩亞吉‧雷(Satyajit Ray)曾說Ritwik Ghatak是印度電影史上少數具有 真正才華的人,這樣的讚譽還不足以說明Ritwil Ghatak過人的天份,他身兼演員、電影 理論家、劇場導演、電影導演與音樂作曲等角色於一身。英年早逝的孟加拉導演Ghataku 一生帶有悲劇色彩,他被譽為和薩亞吉雷齊名的孟加拉電影代表人物,可惜在生前並未像 雷一般得到國際影壇的重視。Ghatak代表60年代人道主義悲憫精神的知識份子,信奉左翼 思想的他,視布萊希特與艾森斯坦為藝術英雄,短短一生拍攝的電影都在關懷廣大貧苦的 中下階級,批判種姓制度產生的種種不公不義,他也深刻描寫受階級與性別歧視的印度女 性堅毅與勇敢的一面,《雲遮星》(Cloud-Capped Star)為其代表作。 本片改編自印度作家Advaita Mulya Barman的同名小說,描述在東孟加拉提塔許河畔的貧 苦漁村,一位美麗少女一生悲喜交加的故事。一位漁人告訴少女,大河川流不息,不知何 時可能乾涸殆盡,人們的靈魂無法安息,然而漁船依舊繼續航行。少女在河上被綁架,失 去記憶,流落異鄉,多年後帶著兒子又因緣際會落腳在已發瘋的未婚夫的漁村,兩人已不 相識…。她的一生隨著大河的流淌起起落落,最終仍回歸河水的懷抱。Ghatak透過這則美 麗哀傷的故事,傳達失落與再生的自然循環力量,交織著村民日常生活與歡樂慶典的描述 。本片題獻給永遠的孟加拉廣大勞苦的民眾,對1947年印巴分治前印度教漁民和穆斯林農 民和平共處的生活描寫,是Ghatak政治理念的發抒。 Ghatak對女性心理的細膩描寫與母性的讚揚是印度電影中極為少見的,女性不僅是情人、 慈母、美德的代表,也是無盡包容的大河之母象徵。片尾,一生受盡苦難的主角化身成神 祕的森林女神與子相遇,帶有魔幻色彩的結局安排為這則感人的故事帶來希臘悲劇式的昇 華與滌清效果。Ghatak的影片排除印度電影中常見的熱鬧歌舞、通俗劇、明星等等商業電 影元素,貫穿全片的樂曲是由Ghatak與他的音樂老師Ustad Bahadur Khan共同譜寫,富有 悠揚動聽的旋律以及民謠抒情風格,為本片增添不少戲劇張力。 童年時與大批逃離飢荒與「孟加拉大分裂」的難民相處經驗對Ghatak後來的創作有深遠影 響,他認同難民的苦痛,在作品中一再探討文化分崩離析、失根與流亡的象徵主題。早期 作品以融合民眾劇場的紀錄寫實主義為主;60年代早期以加爾各答為背景,描寫難民生活 的三部曲:《雲遮星》、《E-Flat》和《The Golden Thread》因為題材的爭議性造成票 房失敗,Ghatak失去繼續拍片的機會,轉往印度影視學校任教,直到1970年才獲得經費贊 助拍攝本片。因為過度酗酒與疾病,Ghatak 的健康嚴重惡化,在1974年拍完最後一部自 傳性長片《Reason, Debate And Story》不久後即過世,留下一部部令人勉懷的電影傑作 。 Set amongst Malo fishermen living by the Titash river, the story tells of a bride who is abducted by river bandits and is only reunited with her 'husband' many years later, after he has become mad and she has borne a child. Mixing romance, melodrama and passionate anger, the film is an epic depiction of the tragic lives of a small community. 159 min -- 一、當有用不到的東西時 二、不妨捐給需要的人 三、可以得到更大的快樂 嗯... ^ ^ > < 好冷.. 。。 超人? ‵′ 噠啦 _ / / ╯ <> ||   ╯\ << || /\ 怎麼走? 市民廣場 → 3.PttAction → 7.Ptt-Charity公益版 作好事最快樂 >w<: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9.151
文章代碼(AID): #19zoAjpO (India-movie)
文章代碼(AID): #19zoAjpO (India-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