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轉錄]Re: [心得] 關於烏山頭影展11/8在崑山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新天堂樂園)時間19年前 (2005/11/20 00:28),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documentary 看板] 作者: fansss (新天堂樂園) 看板: documentary 標題: Re: [轉錄]Re: [心得] 關於烏山頭影展11/8在崑山 時間: Sun Nov 20 00:27:38 2005 其實我自認自己還看蠻多紀錄片的。 但我始終不知道紀錄片被要求,或被冠上「客觀中立」的觀念或標籤, 這樣的概念到底是從何而來?我一直感到很莫名其妙, 為什麼這也成為評論紀錄片的標準。 與其說要客觀中立, 不如說是必須保留讓觀眾獨立思考判斷的空間,以避免成為一部教化宣傳片。 對自己而言,分辨紀錄片的好壞, 並不在於它是真實或是虛構, 也不是在於客觀或主觀, 而是在於它究竟是是一部「宣傳片」或「紀錄片」。 當影片不明就理的搬出一大堆理性、感性的理由,要你相信這件事情, 並用紀錄片就等同「真實」的迷思,來強加告訴觀眾這是對的, 或「對,這件事情就是如此。」,以不擇手段達到自己拍攝影片的目的, 我看了都會覺得這樣的導演一方面很厲害,但卻又很可怕。 麥可摩爾的影片是我看過最極致的代表,他在《哥倫拜校園事件》裡為了論證 槍枝的影響性,去了加拿大,然後,宣稱「這裡的人半夜們也都不鎖的」。 我心想,「我的媽,你是要騙誰阿!」 看《華氏九一一》固然很欽佩他收集資料、田野調查的功力, 但用這些資料大量的攻擊一個人,一但失去辨証的空間, 卻也跟一部非常光碟在作用上沒什麼兩樣。 我只能說,紀錄片(影像)的力量實在太龐大,尤其在這個影像快速流通的時代。 -- 電影‧人生‧夢! http://www.wretch.cc/blog/fansss 歡迎訂閱《紀錄片映像報》! http://maillist.to/documentar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0.7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0.77

11/20 00:28, , 1F
你們這裡討論好熱情,紀錄片版相形失色阿
11/20 00:28, 1F

11/21 03:34, , 2F
哎呀共襄盛舉一下啊!\(* v *)>
11/21 03:34, 2F
文章代碼(AID): #13VrAKhL (Indie-Film)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VrAKhL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