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 《愛情快跑》新品種的捷克電影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filmwalker (夢想起飛的季節)時間19年前 (2006/06/20 23:31)推噓3(3推 0噓 2→)留言5則, 4人參與討論串1/3 (看更多)
http://www.tiff.org.tw/2006TIFF/News/News_B_0619_1.htm
文∕聞天祥
在公布本屆「國際青年導演競賽」入圍名單前,我一直以為代表台灣角逐的鄭有傑會是
最年輕的導演,沒想到竟然有兩個比他還「幼齒」的對手。其中一個就是以《愛情快跑》
入圍的捷克導演朱利烏斯塞夫契克。
朱利烏斯塞夫契克1978年生於捷克首都布拉格,他的電影學習歷程蠻很特別。1997到1998
年,他先到美國以電影技術著稱的「紐約電影學院」(NYFA)就讀,之後再回到捷克知名
電影學府「布拉格電影學院」(FAMU)攻讀導演,同時接受兩種不同的電影教育體系薰陶
,不曉得是否直接影響了《愛情快跑》的面貌與風格?但可以確定的是,這部作品確實和
我們對捷克電影的既定印象很不同,卻和去年參展的《地鐵迷宮》(匈牙利)一樣,標示
了全球化對新一代東歐電影創作者的影響,不只內容、也包括形式上的。
影片描述愛泡夜店的女主角席娃,在四月一日的凌晨打電話給男友,在友人的慫恿下,
她跟男友開了一個愚人節玩笑:「我已經背著你劈腿半年了,對象就是你弟弟。」
當男友掛掉她電話後,她才驚覺對方的反應不太對勁而急忙趕回家。回到家後,卻發現
屋子裡到處被噴滿了「再見」的字語,已經人去樓空。懊惱的女主角忍不住胡思亂想:
他會不會想不開?會不會做出什麼無可挽救的傻事報復我?各種可怕的念頭襲擊而來,
讓她陷入歇斯底里、開始瘋狂地到處尋找男友,希望能即時阻止他做出傻事,也要解開
誤會、挽回男友的心。
整部影片說穿了,就是女主角一路尋找男友的過程,這裡面夾雜了她的擔憂、諸多
怪人怪事所帶來的阻礙、以及她自己的重新省視,厲害的是發生的事情總能有怵目驚心的
本領,而且既是幻想也是真實。女主角往每一個男友可能去的地點奔馳,最先上演的總是
自己最壞的預想,但是當可怕的事件發生後,又會回到現實生活中,帶出真正發生的景況
。整個過程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重新開始」(Restart:本片原片名),既對比了
人生無法像電影一再重來的輕易,也檢視了女主角和其他相關角色的人際關係,側寫了
布拉格新白領階級的問題:縱慾、享樂、疏於建立情感、卻更恐於孤獨。最後當女主角
直奔男友的弟弟住處,再也受不了幻想與真實交錯的折磨,情緒崩潰的她,真的作了
令觀眾為之瞠目的事!諷刺的是,當她筋疲力盡地回到家裡,卻發現男友其實沒有離開,
情人之間的信任與理解,在此完全崩潰。
不同於以往印象中的捷克電影,本片進行的節奏快速凌厲,令人忍不住聯想到湯姆提克威
導演的《蘿拉快跑》,讓人一刻都難以喘息;但片中的光影運用、攝影技巧、甚至紮實的
表演,仍然顯露出捷克電影優良傳統的延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反而應該是這部俐落
奔放的作品,竟然是導演朱利烏斯塞夫契克的畢業作品!
朱利烏斯塞夫契克說本片對他而言是部「愛情電影」。我忍不住想把它拿來和四十多年前
的《慾海含羞花》(安東尼奧尼導演)比較,相較於後者沈緩的節奏慢慢帶出最後男、女
主角都缺席的結尾,《愛情快跑》快到令人屏息,而且誰都沒有離開,卻同樣注定要破裂
——因為沒有感覺比因為恐懼而退卻還要可悲。
從這個角度來看,《愛情快跑》的男女主角不啻是現代情色男女的鮮明寫照,他們各有
職業、收入不錯、喜歡玩樂、討厭負責,然而嘴巴上說不在乎、不要承諾,到頭來卻映照
出心裡莫大的恐懼。女主角這一路快跑,跑出了她真正的在意與用情,卻也跌斷了她心裡
那條玩世不恭的界線。她委屈、她抗議、她叛逆,然而到頭來卻好像也抵不過男人對自尊
的重視。是天下愛情都一樣嗎?也許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
※ 編輯: filmwalker 來自: 61.230.105.158 (06/20 23:35)
推
06/21 22:09, , 1F
06/21 22:09, 1F
推
06/22 01:11, , 2F
06/22 01:11, 2F
推
06/22 09:28, , 3F
06/22 09:28, 3F
→
06/22 23:22, , 4F
06/22 23:22, 4F
→
06/22 23:22, , 5F
06/22 23:22, 5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3 篇):
Indie-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28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