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女同志紀錄片展 It's true, but not true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斑馬)時間18年前 (2007/10/25 00:0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lesbian 看板] 作者: zebre (斑馬) 看板: lesbian 標題: [廣告]女同志紀錄片展 It's true, but not true 時間: Wed Oct 24 23:54:53 2007 《永恆的月之亮面》 文/王瑋廉 影像果真提供了一種看的方式,經由對生活片段的拍攝,足以讓我們在這些影像前面, 可以大肆批評,同時也看見自己的批評,以及看見在永恆亮面,那無法休息的人們。 愛情事 《永恆的月之亮面》替我溫習了一些台詞,關於那些辯證著「愛」的點點滴滴,衡量著 「情」的枝枝節節,那些事後連想要背誦,都覺得飄渺難憶的「愛/情話」。可恰恰就 在於——誰不說這些「愛情話」,誰不樂於談論這些「愛情事」呢?我們總是一面試圖 客觀地解說,一面又奮力地自我開脫;在說的時候,我們永遠都清楚自己的標準與立場 ,就像我們永遠不清楚這些標準和立場,因此我們會不停地說。 問題就在於:同性戀是平凡的,就像他們嘴裡經常批評的那些異性戀一樣平凡。「同志 」身份是社會創造的一個「假象的特殊」,好像這些人別有用心、或是意正嚴詞地要影 響這個正常世界,事實上,他們所處理的,卻是同樣錯亂與矛盾的價值觀。因此,想要 在「同性戀」族群身上論述出什麼特別的條理,無疑都會像我們在討論愛與情一樣,「 顛三倒四」! 家庭事 由於社會塑造了一個假象的特殊來看待同性戀者,因此,同性戀者不得不在這個被給予 的特殊身份裡,一一面對從而衍伸出的問題,家庭,是最根本的。《永恆的月之亮面》 並不深刻討論家庭層面,但所有你聆聽到有關於家人的部分,大概也就是他們所在面對 的了——一些簡單的認同需求,卻牽扯著極其複雜的撕扯,基本的親情之愛,會在「是 不是同性戀」這個問答題上,觸碰到底線。 然而如果要從家庭關係裡,解析出同性戀者的種種特殊性,無疑地又只會是在一個虛擬 的主題上打轉,那不比影像中回憶者的某個神情,或是某段閃爍的語句,所能透露的更 多。鏡頭下的「拉子們」,在說自己與父親的關係時,讓觀眾看到的,是作為孩子,我 們始終在苦惱的事。 憂鬱事 憂鬱,憂鬱症;同性戀,同性戀患者。患有憂鬱症的同性戀者,究竟是怎麼樣在看待自 己的呢?特殊中的特殊,兩種特殊間,是否互有因果呢?文明社會在幹的勾當,就是強 暴你,又要輔導你。 本文作者即劇場導演王瑋廉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eiliam666 影片EDM連結:http://www.zifufilmstudio.com/TheLuna&CarrefourEDM.html 影片導演新聞台: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adzebr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4.17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4.171
文章代碼(AID): #177sr78X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77sr78X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