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影片輸出的品質問題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kasdia)時間17年前 (2008/04/13 23:2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6 (看更多)
※ 引述《jeff73 (加樂福影音室)》之銘言: : 我想到一個問題,該不會是因為你只用電腦看的關係吧? : 因為dv的格式是720x480,匯出avi也是,如果你用電腦螢幕看 : 17吋是1024x768 19吋1280x1024 22吋1680x1024?(有點忘了)24吋1920x1200 : 所以我大概假設你會不會是因為在premiere剪接時,看著小的預覽視窗 : 覺得畫質不錯,輸出成avi後,因為放成全螢幕,造成放大收看(720x480拉大) : 所以覺得畫質沒有很好..? : 為甚麼會這樣假設呢? 我想應該只是因為輸出的問題吧 CODE選錯 或者選到一個自己主機負荷不了的CODE 才會算出不好的畫質 另外 720*480 已經是SD的畫質了 我想應該還好 但是在檔案轉換之間 還是會造成對比跟顏色輪廓的模糊是一定的 剩下就是有沒有作by pass的問題吧我猜 不過影像只要經過2次以上的解碼跟壓縮都會糊掉的 除非就是像前幾篇大師提到的ref 才有可能利用可以吃REF的轉檔程式 去直接跑source的畫面 來算檔 話說 有時候調一下顏色 或許會有幫助啊 XDD 讓顏色輪廓sharp一點 之後模糊就不會那麼不清楚(但要看狀況 XD 一般的製作流程 1.原始素材 3.定剪算檔 4.算給DVD的檔案 2.擷取到電腦 出FILE Tape -> Source(AVI?) -> FinalCut(Avi?) -> DVD(Mpeg) 這樣就已經經過了三次的影像壓縮跟coding 當然模糊是一定會的 利用REF 也只是跳過第三個階段 從二跳到四 順到一提 之前有朋友傻傻的 聲音重新製作之後 或者 每換一個剪接版本 就會去給他算一次 然後再用那個算出來的檔案繼續工作(而非使用原本工作的sequece = =+) 結果到最後 就出現明明是 Intel IYUV codec(Progessive) 的AVI 卻只有DV AVI NTSC (Interlace)的詭異畫質 後來建議她們整個重新套片 XDD 這個傻事 實在是可以轉去笨版了 關於影像解析度... FULL HD 1920*1280 FD Ready 1080*960 (忘了 XD) SD 720*586 網路常用格式 480*360 (或640*480 Youtube低畫質的通用格式) 以上應該有錯 請大師指證 感恩QQ PS. 我還沒去研究YOUTUBE高畫質影片的部分 有神人就請補完吧 (跪 -- 我的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kasdi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37.48 ※ 編輯: kasdia 來自: 203.73.237.48 (04/13 23:25)
文章代碼(AID): #180YLt8l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80YLt8l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