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心得] 國片的聲音製作
共 8 篇文章
內容預覽:
其實這很簡單,因為台灣沒有錄音工程的相關科系或是訓練單位. 電影系或是廣電大傳這方面,和影像相關的系所還算蠻多. 但是和聲音有關的,應該是零。. 這其實是很奇怪的發展,以現實面來說,台灣的音樂工業是比影像工業還要發達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有人出唱片,天天有人需要弄廣告配樂. 但是卻連一個像樣一
(還有63個字)
內容預覽:
既然是遠鏡頭的話. 人都那麼小了 mini mic應該也看不出來吧!?. 兩者都有可能吧!!. 順序通常是先聽mini mic(因為對嘴是準的). mini mic如果有雜音或沒收好的話. 對白就會重配(對嘴再修準). 另外關於遠鏡頭拍攝和對白音量大小的關係. 如果是好萊塢的片的話. 他們會講究對白
(還有271個字)
內容預覽:
這部份還是回歸到聲音設計的問題. 其實近幾年的台灣電影在聲音部分已有大大的改善.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電影類型多元化. 使得"做杜比"開始漸漸符合台灣電影的需要. 怕有人不知道. 電影做杜比簡單分成 Dolby SR (stereo),Dolby SRD(5.1),Dobly EX(6.1). (當然還
(還有827個字)
內容預覽:
關於音效設計方面我有一些同感. 是因為做聲音最難就在於音效設計. 其實這到各個領域都一樣. 創意最難. 技術很好學會摸熟. 實務經驗時間久了就有. 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創意. 不過有賴現代社會進步之賜. 越來越多新導演與新題材的出現. 台灣電影類型也越來越多元化. 台灣電影的聲音設計這環節等級可望大
(還有161個字)
內容預覽:
其實與其說國內錄音師對於聲音設計方面技術不足. 不如說是國片類型以及導演所影響. 舉咱們侯導為例好了. 侯導正如您所說的擅長場面調度 角色互動少 對白少 鏡頭長. 因為他追求的是一個真實的感覺. 看他的電影就像是在看一個真實的事件一樣. 其實他不太懂聲音的呀!!!!. 他不會要求說這個地方如果有一點
(還有16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