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國片的聲音製作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畢製怎麼辦?)時間19年前 (2005/09/09 15:4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8 (看更多)
※ 引述《jimulder (陌日程式)》之銘言: : 資深的電影前輩說,台灣近年來很少出品類型片,對於音效的製作幾乎是沒有經驗。 : 一部好萊塢規格的聲音製作,音效師與混音師的工作是必須分開的。音效師必須檢視 : 影片中所有可能出現的聲音細節,並且加以整理製作後,交給混音師。混音師再依據 : 導演的要求,將音效師交給他的聲音依空間的遠近做微調,理出聲音的層次。然而在 : 台灣,大家似乎只看對白是不是對嘴,背景音會不會太吵,至於其他聲音的細節,如 : 腳步聲、拿物品,甚至是衣服摩擦聲,似乎就不太講究了。 關於音效設計方面我有一些同感 是因為做聲音最難就在於音效設計 其實這到各個領域都一樣 創意最難 技術很好學會摸熟 實務經驗時間久了就有 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創意 不過有賴現代社會進步之賜 越來越多新導演與新題材的出現 台灣電影類型也越來越多元化 台灣電影的聲音設計這環節等級可望大大提升 至於分工部份 以台灣電影的環境來看實在是很難做到像好萊塢如此細微的分工 在台灣做一部電影的聲音後製可能一個兩個甚至到三個已經很了不起 在好萊塢光是音效可能就好幾個 陣容實在很難相比 中影也正努力朝這方面邁進 每個部分都有每一個專門的錄音師負責 每部份先有一位錄音師負責專業 等到未來台灣電影工業有幸龐大時 才有可能每個部門兩位...接著三位...四位... 指日可待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7.154 ※ 編輯: rockid 來自: 61.230.7.154 (09/09 15:57)
文章代碼(AID): #138Js_b4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38Js_b4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