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論] ilook電影誌-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看板Nolan作者 (INCEPTION)時間12年前 (2012/07/06 09:17),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想當然七月號的封面是TDKR 以下是封面故事內文: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幕後紀實 此刻是暖和的傍晚,地點是拉斯維加斯,距離《黑暗騎士:黎明昇起》預計的全球上映日 期只剩幾個月。克里斯多福諾蘭難得忙裡偷閒稍微休息,他剛才跟剪輯李史密斯正在剪輯 室中一同剪接影片。這位身型修長、一頭金髮、穿著西裝的導演表示:「對我來說,這個 過程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配樂部分也已經在倫敦進行。這是我拍過規模最大的故事,我 感到興奮不已,當中囊括了許多我有興趣的元素,所以現在我正樂在其中呢。」 諾蘭開始製作他上一部電影《全面啟動》之前,他就找來長期工作夥伴大衛葛爾及他弟弟 強納森諾蘭,一同構思《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並編寫成劇本。他們前前後後修改了好幾 次,因為這不只是一部續集電影,還必須對於布魯斯韋恩及其 蝙蝠俠角色的歷程有個最 終交代。 無論根據何種說法,《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絕對是一部正宗的史詩鉅作,包括橫跨三大 洲的實景拍攝,還有冒險的空中特技戲、包含爆破和超過一萬名臨演的大型群眾戲、一整 套全新的機件和車輛等,不過對諾蘭來說,任何浩大規模都比 不上角色面對的情緒轉折。 克里斯多福諾蘭表示:「在這種宏大規模下展現重大情緒時,你會感覺到迸發出各種強烈 的情緒,這些角色就會讓你有如此感受,他們都好似歌劇人物,迥異於市井小民,這種方 式令我懷念,因為這不適用於一般故事,然而這正是這些角色引人入勝之處。」 諾蘭不願透露過多的情節,但是他告訴我們,這個故事發生在《黑暗騎士》結束的八年之 後,也就是在布魯斯韋恩拯救高譚市卻同時失去正義使者身分及心愛女人之後。如今,布 魯斯封閉自己,離群索居。諾蘭表示:「他幾乎是活在靜止的時間當中,放棄當蝙蝠俠, 因為這種時刻似乎再也沒人需要他了。對我們來說,上一集電影以這種方式結束很重要, 大家對高譚市會有一種印象,感覺表面上那裡好像變成一個更好的地方。」 雖然諾蘭說他很難用隻字片語或一個概念來形容這個故事,不過他指出:「這部電影的出 發點是來自這一切舉動的後果。《黑暗騎士》中發生的許多重要事件構成了看似圓滿的結 果,不過我們設法以寫實性和嚴肅性來提升那些事件的效應,所以重點就在於後果、救贖 及各種不同面向。」 獨一無二的IMAX視覺饗宴 為了拍攝《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製作團隊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以捕捉各種真實環境, 用來闡明克里斯多福諾蘭希望在這部電影中創造出的風貌和氛圍。除了在一些美國城市實 景拍攝,比如匹茲堡、紐約和洛杉磯,製作群也帶著演員和工作人員來到他們熟悉的老地 方,那就是卡汀頓片廠(Cardington Studios),是 一座大型的飛機棚,諾蘭也在那裡 拍過《黑暗騎士》及《全面啟動》中的幾場戲 。 在製作初期,劇組人員遠赴一處遙遠的國度,來到印度的久德浦爾(Jodhpur)附近拍片 。克里斯汀貝爾笑著表示:「當地人以為我們瘋了,我們待在外頭攝氏40幾度的高溫下, 簡直像是在全身都著火了。」克里斯汀貝爾表示:「能夠去各個風情不一的地方拍片很 棒,就像是一場冒險。 」 工作人員也來到蘇格蘭的上空,拍攝驚心動魄的空中戲,在電影預告片的開場中有驚鴻一 瞥。諾蘭表示:「我們的高空攝影是使用真實的攝影機拍攝,還有很多的空中特技。我們 有許多場面找來一大群臨演,最壯觀的那天還多達11,000人,我們確實想要拍出大規模的 場面,但除非有必要,我們並不想訴諸於特效的途徑,所以我們只有小部分的視覺效果鏡 頭。儘管我們的電腦繪圖人員創造出各種技術性的奇觀,但觀眾在銀幕上看到的幾乎都是 基於現實,而那正是我們專程跑去那些地方,從蝙蝠俠的飛行坐騎『The Bat』往下拍攝 的效果。雖然很明顯我們打造不出一台真正能飛的玩意,但我們把它製作成實體大小,並 裝上配件使它能夠實際移動。」 查理斯羅文回想,「The Bat」在製作期間曾在忙亂的城市街道上到處滑行,因此吸引了 許多目光。他補充表示:「無論它到那裡,都吸引一堆人群尾隨呢。蝙蝠俠的各種配備都 很棒,尤其是這個融合飛機和直昇機的都會戰鬥武器,那真的是超酷的玩具,我們每個人 都該有一台的(笑)。」 在諾蘭的幾部前作中,特效監督克里斯寇堡曾替這位導演創造出不少奇蹟,然而他感覺《 黑暗騎士:黎明昇起》才是他遇上的真正考驗,尤其是這台諾蘭和製作設計納森克羅利想 像出來的全新飛行器。克里斯寇堡以一貫的幽默感表示:「克里斯拿著腳本來找我時,我 心裡有數,繼《蝙蝠俠:開戰時刻》及《黑暗騎士》之後,這次一定更不簡單,結果不出 所料啊。這系列電影的難度都很高,不過這一集更是從頭到尾大型特效的動作戲持續不斷 。不用說,最了不起的一大發明便是『The Bat』,我們有一整個團隊花了很久的時間來 創造它,那是諾蘭和納森克羅利的點子,我們就將它實際打造出來,那應該是這部電影裡 最最不得了的看頭呢。」 所有動作的取景拍攝就有賴奧斯卡獎得主的攝影指導華利費斯特,其中有很大部分是使用 IMAX攝影機。諾蘭表示:「我們尋求歌劇式的特質及大型景觀的氛圍。 黑暗騎士》堪稱是部分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第一部大型電影,從此諾蘭決定以後都使用 這種方式拍片。他表示:「我們把影片投射到大型的IMAX銀幕上,大家都立刻明白這種電 影製作型態絕對是不同凡響,能夠達到無可比擬的影像解析度、質感、敘事規模。我們使 用於《黑暗騎士》時很順利,所以之後我們拍片時,我們決定盡量使用這種方式。」 這次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中,克里斯多福諾蘭估計有超過1小時的影片是用IMAX攝 影機拍攝。他表示:「這部電影裡的所有大型動作戲都是用IMAX拍攝。全世界會有上百個 IMAX銀幕播放這部電影,我會鼓勵影迷們盡可能地進IMAX戲院實際感受,這樣你們就會見 識到前所未有、獨一無二的影像,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不凡經驗,只要你享受過那種刺激 的觀影體驗,你絕對會嘆為觀止的。」 從《蝙蝠俠:開戰時刻》到《黑暗騎士》,再到現在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克里斯 多福諾蘭感覺到一種完整性,能夠有這個難得機會述說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完整故事。 他感觸地表示:「我們設法把所有元素注入這部電影當中,詮釋出我想要蝙蝠俠角色呈現 的各個面向。我認為這是一個完整的結束,我也希望能引起觀眾共鳴,因為最令人興奮不 過的就是,為一個你全心投入的長篇故事拉下閉幕。我在製作這部電影時就是懷抱這種感 覺,我也真心希望觀眾在觀影時會有相同感受。這就是娛樂作品的偉大之處,我覺得很幸 運能有機會為這則不朽的傳奇畫下句點。」 http://www.ilookmg.com/j001.asp 全文網址 http://www.worldscreen.com.tw/ 另外一本世界電影,七月號封面不是TDKR就比較讓人失望了 可能5月號已經用過TDKR當封面,這次就不用了...不過裡面 還是有TDKR專題,另外網站有辦"你最喜歡諾蘭那部作品"投票活動 有興趣的可以去投一下 最後,台南如果有IMAX戲院就好了(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9.160.233 ※ 編輯: mashmabo 來自: 114.39.160.233 (07/06 09:26)

07/06 11:11, , 1F
我也覺得世界電影沒用蝙蝠俠當封面太令人失望了
07/06 11:11, 1F

07/06 11:12, , 2F
尤其是五月號那張封面...又不太好看
07/06 11:12, 2F

07/08 17:24, , 3F
感謝分享好文~~!! 以及兩本雜誌的相關訊息 ^^
07/08 17:24, 3F

07/08 17:50, , 4F
推諾蘭「任何浩大規模,都比不上角色面對的情緒轉折」
07/08 17:50, 4F
文章代碼(AID): #1FzZoark (Nolan)
文章代碼(AID): #1FzZoark (No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