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星際效應】Q&A訪談 Part 1

看板Nolan作者 (INCEPTION)時間10年前 (2014/11/25 13: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問題 1:【星際效應】是一場浩大的太空冒險,但故事有許多部分也是十分感人的家庭劇 ,你們是不是想融合這兩者,來傳達出這場太空漫遊的根本仍在地球? 克里斯多夫諾蘭(導演,編劇,製片):我想這兩者密不可分。當我第一次讀到強納森所寫 的【星際效應】劇本草稿,很明顯這個故事的核心在於這一群角色及動人的家庭關係。我 們覺得,愈探索廣大的事物,愈深入浩瀚的宇宙,重點會愈回歸人類的本質、人類的意義 及人類之間的連結。 談到創意手法,其中之一是漢斯季默創作的配樂。我一開始不想讓漢斯知道這部電影屬於 什麼類型,那時我甚至還沒開始重寫劇本。我只寫了一頁提示,關於這個故事的核心概念 ,就是一名父親必須離開他的小孩,我給漢斯這個線索並說:「花一天創作這種主題,一 天結束時再給我回覆,那就是我們能發展出所有配樂的起點。」確實,配樂成品就來自這 種創意舉動。 我想這闡明了我們都想採取的方式,也就是讓這部電影圍繞著人性,而探索宇宙就像個透 鏡,能觀看我們身為人類的意義。 強納森諾蘭(編劇):對,這就是基礎,是我們瞭解宇宙的唯一媒介,一切要以人為根據 。編寫這部電影的第一步是試圖瞭解背後的科學原理,那是最初的工作,首先要瞭解相對 論, 因為我感覺那會是個有趣的故事元素。 讀愛因斯坦令人驚訝的是,他真是個奇人,沒有什麼研究工具,不用望遠鏡,完全憑靠思 考去瞭解宇宙,但你不會讀到他腦中構思的實驗,大多只是兩個人在火車上,或是一對雙 胞胎兄弟,其中一個在太空船上。 如果你讀夠多這方面的資料,你會開始瞭解愛因斯坦思想的共同元素,那就是去瞭解廣大 宇宙的本性,這種核心概念始終以人為中心,充滿人際關係,帶點憂鬱、渴望或悲傷,像 是一個人在光速的火車上。 所以如克里斯所說,如果你想要探索這種更大的問題,你就要成比例地往反向思考,確定 是以人類經驗為基礎。 問題 2:你們從哪裡找到貫穿故事的希望和樂觀?一切的根源在哪裡? 克里斯多夫諾蘭:對我來說,太空探索始終代表最有希望和最樂觀的人類成就。記得我看 到那架747客機載著太空梭飛回洛衫磯加州科學中心時,我震驚不已,當時我和艾瑪跟好 幾百人在葛瑞菲斯公園(Griffith Park),大家揮著國旗,看著太空梭降落。 那其實是很感人的時刻,同時也帶有淡淡的哀傷,因為你會感到一種集體成就,還有當中 的希望和樂觀,令人憧憬能再回味一次。我強烈感覺這種時代我們需要再度觀看外面的世 界,更深入探索我們在宇宙的位置。 問題 3:你們在這個故事裡有想要探索什麼環境主題嗎?像是電影裡有毀滅全球作物的枯 萎病? 克里斯多夫諾蘭:我不喜歡在電影裡探討過多訊息,因為那樣有點說教。我成為導演的理 由就是想述說希望能引人共鳴的故事,不過我喜歡強納森最初劇本的一點,也是我們一直 保留的,就是枯萎病的概念,那是歷史上一直存在的農業危機,像是馬鈴薯饑荒之類。 所以我們結合了肯伯恩斯紀錄片中的塵暴中心(Dust Bowl)概念。我跟肯談了許久,我 們得以利用他的資源,但我對於塵暴中心感到最震驚的是,那是人為的環境危機,但所造 成的景象和影響極其怪異,我們甚至要收斂一點才能放進這部電影。 重要的是我們不必把環境議題講得太明確。這個故事說明人類已經逐漸被地球趕出去,但 我們沒有講得很明確的理由是,我們不想要太說教或太泛政治化,那不是重點。我對這個 計劃興致勃勃的原因,是要述說一個可能極為負面的概念,就是地球已經受夠人類,並逐 漸發出警訊要人類離開,然而這也是個大好機會,是個激勵人心的冒險,所以我在這當中 看到贏面。 http://ppt.cc/hSg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75.25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Nolan/M.1416893382.A.408.html
文章代碼(AID): #1KT1F6G8 (Nolan)
文章代碼(AID): #1KT1F6G8 (No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