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台灣搖滾脈絡文

看板RockMetal (金屬音樂板)作者 (燕子)時間2年前 (2022/05/13 20:27), 2年前編輯推噓2(203)
留言5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azqsxwdcefvr (窮苦書生)》之銘言: : 2.從校園開始唱自己的歌(1970-1980) : 隨著華視在1971年成立,接下來的時間台灣樂壇的一流好手幾乎都被「台視大樂隊」及 : 華視大樂隊」吸收,當時台灣編奏能力最頂尖的組合分別為「編曲陳志遠,吉他游正彥 : 翁孝良,貝斯郭宗韶,鍵盤陳玉立,爵士鼓黃瑞豐」,往後隨著時間發展,無論主流非 : 流、地上地下,只要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專輯,大多有他們經手的痕跡,一直到現在, : 些頂尖的音樂好手仍然在支撐著台灣音樂界。(撇除已逝世者) : 而同樣從1970年代初期,台灣的鄉土論戰開始萌芽,藝文界開始有了不同路線的思潮。 : 江大學的李雙澤在這個時期影響著楊祖珺、胡德夫等人唱自己的歌,種下民歌萌芽的種 : ,直到1976年「淡江可樂瓶事件」後,民歌在台灣遍地開花。在這個時期,民間的演奏 : 合多以西餐廳為主,而校園民歌比賽的「金韻獎」也在1977年應運而生。 : 但是追溯起來,開始唱自己的歌其實在前個時期的末段,幾個頂尖的熱門樂團已經開始 : 這樣的省思,但是掀起的社會漣漪並不大。1969年陽光合唱團在金星唱片一連錄製了三 : 專輯,在第三輯中有一首實驗性質的Open Jam嘗試曲「DevilMusic」,但是社會接受度 : 高,連錄音師都有些聽不下去,一直到1972年雷蒙推出自己的創作專輯才算開始走出自 : 的路,不確定是否跟社會的鄉土論戰有連結。 : 也不曉得為什麼,民歌在台灣影響如此之大,李雙澤卻好像從來沒有相等對待的禮遇, : 過台灣沒做的中國倒是很勤快,早在十幾二十年前,中國樂評就把李雙澤供上「中國的 Bo : b Dylan」神壇來拜了。談起唱自己的歌的歷史脈絡,我會將這個起點追溯至更早的192 0 : 年代蔡培火,雖然相隔五十年後的蔡培火與李雙澤之間沒有什麼直接的關聯性,也許只 : 歷史的必然。 我猜一是因為李雙澤是左統派,二是因為李雙澤是華僑不是台灣本地出生的。 三是因為這件事情本身就很曖昧。 其實「淡江事件」被視為開端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為它發生的時間很晚是1976年12月 ,在這之前已經有楊弦的《中國現代民歌集》,所以我一直覺得「淡江事件」有被吹捧的 嫌疑,我認為應該是因為當時主持人是陶曉清,而陶曉清是整個民歌敘事的中心,所以這 個「淡江事件」被突出的敘述。楊祖珺曾說過這個事件確實是被製造出來的,當時台下有 很多淡江「時事研習社」的暗樁配合演出滿場噓聲。客觀條件下在陶曉清在觀眾視角可能 不知道有暗樁這件事,但我不排除她在敘述的時候刻意的強調「唱自己的歌」除此之外不 保留太多政治的背景,所以一般人不會注意到淡江民歌的這一群都是左統派,我個人覺得 這是一個被主流刻意簡化和忽視的結果,淡化政治色彩在當時是不得不然,在現在可能是 為了便於在「大中華區」推 廣民歌。因為左統派在台灣社會變成非主流,楊祖珺後來給人的感覺是有點鬱鬱不得志, 我猜李雙澤假使活著應該也是如此。在左岸被吹捧,可能凸顯的是兩岸政治的差異,但真 的左派在現在的中國應該也是有志難伸吧。我有一種感覺,他的形象在兩岸都是被利用的 。 我覺得至少就校園民歌這個部分,敘述歷史的時候一直以來都是以唱片發行為中心,除了 政治這個經常被簡化的脈絡之外,還經常不能將「林班歌」、「營隊歌」也放進去,我覺 得那也是「唱自己的歌」很重要的起源。因為必須想到歌真正發生的「地點」在人的身上 ,唱片終究只是一個載體。我希望有一天人們能意識到這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4.121.149.46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ckMetal/M.1652444843.A.88D.html ※ 編輯: amyvivian (144.121.149.46 美國), 05/13/2022 20:35:34 ※ 編輯: amyvivian (144.121.149.46 美國), 05/13/2022 20:49:44

05/14 08:28, 2年前 , 1F
蠻有道理的!我也看過楊的那段,以陶曉清作為敘事
05/14 08:28, 1F

05/14 08:28, 2年前 , 2F
中心的視角我倒沒有想過,後面林班歌我也認為是重要
05/14 08:28, 2F

05/14 08:28, 2年前 , 3F
的脈絡,不過通常被放到另外的原民脈絡,的確蠻值得
05/14 08:28, 3F

05/14 08:28, 2年前 , 4F
討論的,感謝分享!
05/14 08:28, 4F
謝謝原PO的回應>_< 民歌這件事真的很奇妙,一直以來有各種起源論,但有的說法好像就不是很受重視。 比如說「救國團」活動被一些人認為是民歌重要的起源和滋養的場域,也是民歌和原住民脈絡相連結的所在。但我覺得主流的描述不喜歡提到救國團,是因為被政府豢養的感覺很不好,所以他們選擇了李雙澤來強調民歌起源的自發性。但這樣就等於丟失了一部份的真相。 又比如說有的人很堅持自己是「第零代」民歌手,因為他自認並沒有受到楊弦或者李雙澤的影響,純粹就是自己想寫就寫了。(比如:葉佳修) 究竟主流的敘述角度是來自於誰,我也只是猜測。就我所知已有不少人表達過對陶曉清的不滿,一些人是認為她不是嚴格定義上的音樂人不應該被稱為「民歌之母」,一些人則是對於民歌這個詞彙的使用有意見,比如最近去世的邱晨據說曾說過「『我們來創造民歌』是某主持人、某詩人刻意詮釋的音樂史」。 我並不覺得這種「詮釋」全然是負面的,只是有一點刻意和不客觀,我想有一天一定會需要有人重新寫用不同的角度出關於「民歌」的歷史。 ※ 編輯: amyvivian (144.121.149.46 美國), 05/16/2022 09:12:29

05/16 17:54, , 5F
哇!大感謝
05/16 17:54, 5F
文章代碼(AID): #1YVawhYD (RockMet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YVawhYD (RockM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