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分級

看板TSAIMingLian作者 (亮的天)時間17年前 (2007/03/27 14:1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放映週報】上林文淇寫,影片真的要歸類的話,《黑眼圈》可以考慮列為 「鼓勵級」。原因很有趣。 在自己的版上有人回應這段話,我便又想到一些可說,也許可以放在這裡。 第一,在對台灣電影有興趣的人中,談蔡明亮的人應該不少。我會注意到林 文淇這個名字是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在北藝大回顧影展看《天橋不見了》 的DVD 導讀版,其中對談人之一就是林文淇。(另一位是陳儒修)才知道這 個像女生的名字其實是男的。 隨片解析導讀的做法,不管對哪個電影導演來說,都算一種尊敬的表現吧。 有學者願意這樣做,還蠻欣賞的。再後來就是由中央大學電影文化研究室發 行的電子報【放映週報】裡,他的幾篇文章。 除了作者的部分以外,第二是本文。 整體而言,問題涵蓋的範圍比其他報導完整許多。但也談到不少關於取材, 影像,演員,角色和影片背景的細緻部分。要好好地談這些問題並不是件容 易的事。就像看似緩慢簡約的電影風格背後,仍依賴各個細節一一補足才得 以成就一部意象豐富的影片。 最後回到電影分級的問題。 文中,作者在說到鼓勵級之後,特別加了一段註解。不妨作為參考。 「鼓勵更多十八歲以下的學生願意到電影院去欣賞一個導演以獨特的 視角與電影語言呈現一個關於生命狀態的故事。」 我們曾經這樣想過電影的可能嗎?我們多早就被既定的觀影規則定型了。我 們是否願意讓更多年輕的一代甘冒風險,去挑戰生活中的更多可能。當然不 是一定得看誰的電影,誰的藝術創作。(蔡明亮自己說,他當影展評審時, 最厭惡的是,總有影展主席充滿權威地評斷誰的作品不是電影云云...) 好惡是很個人的事,但太早拒絕排斥甚至壓制某些既存而自然的現象事實, 不過是許多成年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五年,十年過去,甚至廿十年後,我們還想看哪些電影,我們還會記得什麼 ?銅像被拆除遷移了,人的記憶並不會就憑空消失。人記得某些事,並不總 是因為懷念事件或者客體的物件本身,常是圍繞在旁的真實生活累積。家的 旁邊有座銅像,銅像附近的公園,生活環境和人的活動,交談,走動,初戀 ,才是更重要的記憶主體,而不是那具神屍化的銅像。 對抗粗暴的方式,永遠不會是另一種粗暴。 我離題了。總之我要說的是,電影不只是電影。只要電影裡還有關於自由的 主題,也許表示我們的現實離真正的自由還很遙遠吧。而蔡明亮的電影裡, 除了自由還有很多其他,希望能有更多人願意走進去試看看。 【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 很不錯的電影電子報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4.158.210 ※ 編輯: psylibra 來自: 218.164.158.210 (03/27 14:18)
文章代碼(AID): #162BQAE2 (TSAIMingLian)
文章代碼(AID): #162BQAE2 (TSAIMingL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