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誰是被害者》想彰顯每個微小生命的呼救

看板TaiwanScript作者 (外面的世界)時間4年前 (2020/05/06 09:5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誰是被害者》登Netflix台灣排行冠軍!團隊初心,想彰顯每個微小生命的呼救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focus/blog/3002378 撰文者:瀚草影視, 徐瑞良, 梁舒婷, 英雄旅程 以刑偵推理懸疑為主軸的台劇《誰是被害者》,集結張孝全、許瑋甯等大咖演員,自4/30 於Netflix獨家開播後,搭上五一連假觀影熱潮,力壓韓劇,目前穩坐Netflix台灣排行榜 第一。而幕後團隊談到,希望透過戲劇傳達更正面的能量,但正面的能量往往來自於痛苦 的過程... 彰顯每個微小生命的呼救,以理解帶出關心與愛 ──總監製 曾瀚賢 《誰是被害者》是台灣在刑偵類型上新的嘗試,強烈地擴展在地類型邊界的企圖,帶領我 們走過零到一的艱難。 有了好的故事素材、團隊、工作方法,但到底是什麼力量統合驅動著我們? 猶記得最初編劇們找到核心戲劇驅動的那一句話,所帶來的震撼:「在你活著的時候,沒 有人在乎你是誰,當你死了以後,大家就有興趣了。」社會存在著很多不被瞭解的痛苦, 當我們感受到、想去關心時,生命已然逝去;那我們在這之前,能多做一點什麼嗎? 我們團隊做這部作品的核心,就像背負著那些祕密和痛苦往前走,找到大家願意親近故事 的方式,讓每個微小生命的呼救被彰顯出來,藉由理解,帶來關心和愛。 《誰是被害者》承接著這樣的價值觀,凝視社會、感受自己和別人的生存狀態,是我們一 直無法逃避的主題,儘管痛苦而沈重,卻也是我們無窮的想像力來源,期望作品最後有超 越語言的能量,讓世界上的每個觀眾都能找到他們的撫慰。 IP改編緣起 自從完成了《紅衣小女孩》系列和《麻醉風暴》系列,我們一直在思考下一個作品會是什 麼,在不斷尋找的過程中,發掘到小說《第四名被害者》。 從網路上,我們看到很多對它的讚譽,當時較少屬於社會派的懸疑推理小說,而它呈現了 社會某種樣貌的議題,因此很快地約了小說作者天地無限,好奇他是在怎麼樣的狀態下決 定創作這部作品。一聊之下,我們彼此對某些社會的觀察、或是對影視作品的想像都很一 致,一拍即合。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發覺故事裡面有很多角色充滿可能性,只用電影來呈現有點可惜,最 後決定把它變成一部劇。因此,我們必須找到新的角度來詮釋,我們把原本的主要角色─ ─記者──轉變成另外一個模式,這個模式就是「誰是被害者」,同時創造出一個新的角 色:方毅任。 開發的過程雖然辛苦,但往往找到特別重要的亮點時,又可以發現更好的契機,《誰是被 害者》的劇本因此誕生。 接力而成的故事 2016年秋天,瀚賢在尖端出版社寄來的一箱書裡抽出了一本給我,是推理作家天地無限的 《第四名被害者》,一口氣讀完,絕妙的情節與人設、結合社會議題與媒體現象,確實是 影視改編的好題目。我們與出版社與原作者碰面,得到完全沒有限制的改編授權。 故事的開發過程,是從小說開始,通過不同創作人與編劇一棒接一棒寫了不同的版本累積 出來的能量。 原著小說中,「尋屍」的概念與一般刑偵推理以尋找「兇手」大相徑庭,《誰是被害者》 同步轉化以尋找「被害者」為故事軸線。編劇舒婷與瑞良的田調採訪,從記者、新聞臺、 法醫、鑑識科學等逐漸發展出了故事宇宙(最後只取用原著中「徐海茵」的同音名,其餘 皆是費盡心思的原創)。 幾乎是同一個時期,我參與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開發與製作,《與惡》劇中有大量對 於電視新聞作業的探討,於是我告訴瑞良:《與惡》已經有深入而犀利的新聞台描述與探 討,這個部分可能要有別於原著,找出新方法或另闢途徑。 除了強化主角的原生性格與找尋女兒的行動軌跡,讓一位亞斯伯格、無法正常溝通的鑑識 官,和一位擅於交際的社會記者合作拉開了故事,兼具社會議題、人性探索、創意敘事與 類型市場的可看性。 環環相扣的命案受害者們則放在不同樣態的社會個體;父親尋女、記者追查與刑警探案不 同步調交錯著角色間的利害關係與衝突,強而有力的角色結構展現了這齣影集的特色。 最後階段,監製團隊與兩位導演和顧問黃雨佳、剪接解孟儒以及眾演員們不斷校準,讓環 節邏輯更加緊密,讓每一位「被害者」的特質深化,讓角色情感真摯的流露,也讓八集篇 幅的戲劇完整而有餘味。 為社會尋找正面的能量 在製作期間,我們希望透過戲劇傳達更正面的能量,但正面的能量往往來自於痛苦的過程 。 對於《誰是被害者》來說,我們不斷地反問自己:這部戲想傳達什麼樣的想像和想法給觀 眾?除了做出各種突破,我們更希望每部作品都能傳達一種價值,而我們找到的那個能量 ,就是「在生前也許大家都會忽略你,反而你死後大家才拚命想透過各種方法認識你」。 這整部戲其實是在講述一件事:也許每個人都是被害者。 儘管趙承寬在工作上很如意,他也在面對家庭的困境;徐海茵有與父親無法化解的結,以 及和媽媽無法溝通的問題;方毅任雖然是個有能力的鑑識官,卻無法有效地表達情感。很 多社會上看似成功的一群人,都有各自的問題,更別說那些被忽略的、要透過較激烈的方 式才能發出一點點聲音的人。 《誰是被害者》中,有一群想放棄的人,而另外一群儘管也身處痛苦之中的人,依然相信 生命的價值,努力想把這些放棄的人拉回來。在這兩股力量的交織下,形成一個更具有臺 灣特色、更屬於台灣在地文化的情緒出口。透過這個主題,呈現有別於一般的刑偵類型, 甚至創造新的類型高度與可能性,也讓觀眾更能帶入,找到有別以往的滿足感。 絕妙的情節與人設、結合社會議題與媒體現象,是影視改編的好題目 ──製作人 湯昇榮 根據2015年全球電視年報統計,全球最喜愛的戲劇類型中,犯罪類型占據32.9%、劇情21% 、喜劇13.8%,分眾市場與OTT多元平台更強化了類型發展,來面對全球觀眾的追劇風。 瀚草與英雄旅程一直致力於尋求多元特質的編劇來開發多樣類型、對市場充滿想像力的作 品,因而也規劃了不同類型的副品牌進行深耕,這次《誰是被害者》是以犯罪推理的「紅 瀚草Red Grass」之首部作品,在Netflix全球獨家上線,期待有更多的人關注到這齣台灣 團隊的創作。 過去臺灣刑偵類型多少仍追隨、保有歐美標準刑偵的手法與邏輯,甚至在表演方法上面, 演員們也沒有太多機會可以磨練此種類型表演,因此如何創造貼近台灣社會脈動,又可以 滿足臺灣與全球市場多樣性的刑偵劇,一直是我們常常在探討思索的。 劇中碰觸了敏感的生命議題,感謝黃龍杰、李炯德兩位臨床心理師對劇中自殺環節的審閱 ,提供專業的意見,畢竟這部驚悚開端的戲,有峰迴路轉的劇情,有個友愛的內核,有個 充滿暖意的結尾,寓意深遠留待大眾品味與再三唨嚼。 劇已完成,期待在臺劇的發展歷程上有個新的呈現高度,於此推動劇本的出版,讓想要深 入探索的朋友有本可循。 特殊化妝與美術 這部作品中有許多非一般生活的樣態,例如特殊化妝。我們和在《麻醉風暴2》得過金鐘 獎的小儲(編按:儲旭,本名儲榢逸),他在提案階段就給所有工作人員看非常多屍體的 慘狀,讓大家看得非常驚嚇。但他從中找到劇中需要的樣態,包括溶屍、焦屍,這在臺灣 電視界是很大的突破。 劇中有非常多被害者(死者),每一個小儲都精心設計,這在這部劇裡是非常大的亮點, 讓觀眾信服這些角色是真的用很極端的方式來呈現死亡,這是很重要的環節,透過小儲的 技術,我相信很有說服力。 在美術上面,為了打造整個氛圍,從色調到造型、美術,我們花了很長的時間去調整每個 人。譬如李雅鈞這個角色的樣態有各種想像,有人覺得這個可怕的大魔王應該要遮頭髮、 或者白髮,探討過後我們回歸到現在這種表面素雅、其實內心澎湃、具有野獸般分裂的個 性,這反而可以凸顯演員表演的特性。 場景的建造也耗費了許多心力。例如坪林刑警大隊,我們很幸運地找到了中和分局願意提 供場地,美術組從招牌到每個辦公桌、電話、文件資料,鉅細彌遺地打造辦公空間,從零 到一百建構出一個警局該有的樣子,不僅讓這個場景很真實,也讓演員在表演時很快能進 入到角色當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8.156.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Script/M.1588730374.A.B46.html

05/21 22:59, 4年前 , 1F
誰是被害者的編劇真的很強!! 看完心中很多感觸...
05/21 22:59, 1F
文章代碼(AID): #1UiXe6j6 (TaiwanScript)
文章代碼(AID): #1UiXe6j6 (Taiw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