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談新片《花樣年華》
王家衛談新片《花樣年華》
--------------------------------------------------------------------------------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27日18:23 音像世界
故事
1962年的香港,蘇麗珍(張曼玉飾)是一家船運公司的秘書。這個來自上海的已婚女人和自
己的丈夫住在一套租來的公寓房子里,工作時打打文件并幫助老板周旋于妻子、情人之間
,閑來看看電影、操持家務,日子過得波瀾不興。此時她認識了同為房客的男主角(梁朝偉
飾),這個報紙編輯和作家平時除了忙于應付稿約就是和好友一起流連于聲色場所。這兩個
人一開始只是點頭之交的鄰居,直到有一天他們發現彼此的另一半之間有了私情。他們開
始交換彼此對婚姻的猜忌,并最終發生了牽扯的情感。也許是為了了解妻子背叛的原因,
也許是出于報复心理,男主角一開始只是想誘使女主角出軌,并最終拋棄她。只是到了最
后,他才發現自己已深陷在情感的漩渦之中。
王家衛每一次出手都似乎注定了會勾起無數人的期待。《花樣年華》在戛納拿到了最
佳男主角和最佳技術兩個獎項,可就在結束戛納之行的時候王家衛還在繼續著影片的修改
工作。這部原先計划為小成本制作的影片自1999年春天開鏡之日起就沒有按原先設想的那
樣能在短時期內順利完成,甚至在該片赴戛納參賽的兩個星期前,王家衛還在柬埔寨的古
都吳哥拍攝它的最后一場戲。王家衛在戛納說:“在《花樣年華》的整個制作過程中我越
拍越過癮,深陷其中而難以自拔,直到最后完成時才覺得身心交瘁。”
《花樣年華》依然延續了王家衛電影中慣有的主題:曖昧的情感關系中所衍生出來的
空間与時間串連的想象。王家衛顯然未脫“重慶森林”式愛情与時間的關聯,片中一個交
代式的簡單過場說:“那個時代已過去,屬于那個時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王家衛在
《花樣年華》里成功地在空洞和虛妄的邊緣再造了一個特殊的情感世界。
今年6月,他在為影片的音效做最后縮混的間隙接受了英國《聲与畫》雜志的采訪。
通過這篇訪談,你可以知道王家衛在這部影片創作和拍攝過程中的諸多想法。
《聲》:為什么影片到最后完成需要這么長的時間?
王:這部影片的誕生過程是非常复雜的。那還要追溯到1997年,當時我想在香港回歸
前后分別拍攝兩部電影,前面一部叫《北京夏天》,由張曼玉和梁朝偉主演。但是由于我
們沒能獲得在北京的拍攝權,所以只能放棄這個題材。可因為演員都已經到位,我又不想
讓整個計划就這么胎死腹中,所以我決定換一种方式來拍攝《北京夏天》。起初,我想把
“北京”作為一家開在澳門的飯店的名字,圍繞這家飯店我构思了一個三段式的故事,分
別講述三個人物的經歷——一廚師、一個60年代的作家和一個熟食店老板。那時張曼玉正
打算接拍斯皮爾伯格的新片,所以我們的時間只夠用來完成其中的一個故事。原先我打算
拍那個熟食店老板的故事,后來才決定改拍那個60年代作家的故事,因為我突然意識到這
個才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于是《花樣年華》的初步构思就形成了。
《聲》:你為什么最后會決定去柬埔寨拍攝影片的結尾?
王:這實在是出于偶然。我的出發點是這部電影需要某种視覺上的反差,這有點像寫
室內樂,需要有一种基于對立的平衡。所以我覺得在影片的結尾處,它需要一點更自然、
更富歷史感的東西。
《聲》:影片講的是一個基于偷情的故事,可我們卻發現兩位主角似乎時時處處都在
壓抑著自己的情欲。据說你刪掉了他們之間唯一的一場激情戲,并用他們在出租車里牽手
的場面來暗示他們之間曾有過的一夜情。這种禁欲的傾向和當時的時代有關嗎?
王:我也是在最后的時刻才決定刪去這場戲的,因為我突然意識到我其實并不需要在
銀幕上直接表現他們之間有某种涉及性的關系。當我把這個決定告訴張叔平(該片的美指和
剪輯,也是王家衛長期合作的伙伴)的時候,他說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了,但一直沒有跟我說
。要知道,我之所以搞到心力交瘁還堅持完成該片,就是因為我對整個的創作過程,或者
說對影片中的某种氛圍,深深地著迷。我真的特別想完整而真實地抓住那個年代的神韻,
我覺得這种微妙的神韻是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所沒有的。從一開始我就明确地知道我不想
拍一部關于偷情的電影,因為那樣的電影只會有兩個結果:要么兩人一起私奔要么各奔東
西,回到各自原先的生活中去,那對我來說太枯燥、太沒有新意了。我所感興趣的是人們
行為的方式是如何和時代所提供給他們的環境發生關系的,他們是如何互相揭密又互相保
密的。
《聲》:關于60年代的題材你以前也曾經涉及過,比如說《阿飛正傳》。而且你也曾
在你的導演手記中說《花樣年華》在某种程度上表現了也許應該是《阿飛正傳》續集去表
現的東西。能談談這兩部作品之間的關系嗎?
王:《阿飛正傳》對我來說是一段關于60年代非常私人的記憶,而在《花樣年華》里
,我有意識地想去還原一個真實的60年代。我想表現那個年代的日常生活、那個年代的家
庭關系、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系等等。我會用特寫鏡頭去表現一張那個時候的菜譜、不同
時節的菜肴,我甚至特意請了一個上海廚師來做很多菜以供道具使用。我想這部影片里應
該充滿著我所熟悉的60年代的气味。這些細節觀眾們也許覺察不到,但對我來說他們在感
情上有著十分丰富的意義。當我們開始拍1962年的那場開場戲的時候,張叔平就問我:“
我們是不是會最終拍成一部《阿飛正傳》的續集。”對我來說,任何電影都不可能有續集
,因為它們在今天的我看來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但我不能否認這兩部作品之間有著某种
情緒上的聯系。
《聲》:在你“心力交瘁”地拍攝這部電影的同時,你還在試圖同時創作你的另一部
科幻作品《2046》。能描述一下這种特殊的創作狀態嗎?
王:同時拍攝兩部電影就好像在同時和兩個人談戀愛一樣。《2046》是由3個故事組成
的,每個故事的靈感都來自于一部西洋歌劇,我們差不多快完成其中的兩部了。當我在曼
谷拍攝第3個故事時,我總是在為影片選景的時候發現自己不時地想起我要在《花樣年華》
里拍的鏡頭。于是當《2046》由于演員檔期的問題而不得不暫停拍攝的時候,我把《花樣
年華》的拍攝從香港轉移到了曼谷,并在那里補了很多鏡頭。但當我在拍這些鏡頭的時候
,我又止不住想:“唉,這個鏡頭應該用在《2046》里。”我差點為了這兩部影片而患上
精神分裂症。最后,我告訴張叔平,我們再也不應該把《花樣年華》和《2046》當成是兩
部獨立的影片來看待了,它們應該是一個整体,它們之間的聯系太緊密了。你會在《花樣
年華》里發現很多和《2046》有關的東西,而當《2046》完成時你也會發現其中有著《花
樣年華》的痕跡。比如,梁朝偉在《花樣年華》結尾時說出的那個秘密其實就是來自
《2046》的。
今年年末的時候,我們會繼續《2046》的拍攝。第6個故事──也是6個中最長的一個
的拍攝需要在韓國搭一個很大的景,韓國釜山的當地政府非常支持我們的拍攝,我們正在
和他們討論一個合适的拍攝方法。如果一切都順利的話,今年9月《2046》將在韓國再次開
拍。(張帆編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232.125
WongKarWai 近期熱門文章
1
4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55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