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這幾年有哪些值得改編電影的真實事件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燕子)時間2年前 (2023/09/11 15:24), 2年前編輯推噓21(2107)
留言28則, 2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最近注意到,基於遺傳系譜學(genetic genealogy)的辦案在近兩三年來有很大的發展。 從基因資料庫中追查比對,就有機會找到親人協助進一步指認一些無名的遺體或證物。 在一個美國失蹤人口的網站上,我發現有非常多無名屍是在2019年以來被指認出身分。 很多都是30年以上的懸案。 也就是說,很多發生在1970-1980年代的案件被重新認知,有很多驚人的發現。 比如美國的熊溪謀殺案。 有一大三小四具女性遺體在熊溪這個地方陸續被發現, 在終於幫遺體找到身分後,發現其中三人是母女,另一個幼童則身分未明 警方懷疑是受害者當時的男友幹的,而這個男友竟然是因另一件謀殺案入獄的犯人, 案件中他殺害對象也是當時的女伴。 但他在之前案件中被認知到的名字Bob其實根本不是他的真名,他其實是叫作Terry。 而這個Terry已經在獄中死了好多年,而且到死用的都還是Bob這個名字。 而遺體中身分未明的幼童被證實是Terry的親生女兒,但沒人知道她的名字、母親是誰。 警方猜測她的母親也已經被殺害。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Terry_Peder_Rasmussen 另一個怪案則是Baby Holly事件。 1980年代德州有一男一女明顯遭到他殺的遺體被發現,但沒人能指認他們的身分。 同時間,從佛羅里達州搬到德州的一對年輕夫妻和他們名叫Holly的女嬰和家人斷了聯繫。 40年後終於確認了男女的身分,就是失蹤的年輕夫妻,但卻沒有人知道Holly去哪裡了。 在一番努力下,42歲的Holly被找到還活著。她被不知情的家庭領養後過著普通的生活。 她在父母被殺不久,被兩個穿著白袍打赤腳的女人帶到另一州的教堂。 教堂安排了領養但並不知道Holly的來歷,Holly本人也對事件沒有任何記憶。 Holly的父母在失蹤以前曾向家人表示要加入某個宗教,似乎能連結上白袍赤腳的女人。 雖然至今仍然追查不到殺害Holly父母的兇手,但是Holly和親生祖母相會,場面很感人。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rders_of_Dean_and_Tina_Clouse 以上是懸案的部分。 但也有一些比較明確的案件,在指認出受害者身分後,很快就連結上兇手。 比如Evelyn Colon凶殺案。家人以為她只是跟男友搬家,四十年後才發現心碎的真相。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rder_of_Evelyn_Colon 也有很多是比對了證物中的DNA經由家族找到兇手,比如連環殺手「金州殺人魔」。 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James_DeAngelo 還有一些則是空有記錄,卻因為資料遺失,變成雖然終於有技術但是再也找不到DNA確認。 因此變得格外遺憾。 有一個自殺男孩的案件就是這樣,埋葬紀錄被颶風破壞,找不到屍體確切埋葬位置。 因為他的遺書很長很認真,也特別揪心。 網站:https://doenetwork.org/cases/3832umla.html 因為很多情節都非常戲劇化,而且是隨著科技進步才達成的。 我相信不久之後電影應該會出現相關的題材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9.250.81.56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94417080.A.DE1.html ※ 編輯: amyvivian (69.250.81.56 美國), 09/11/2023 15:29:26

09/11 15:35, 2年前 , 1F
09/11 15:35, 1F

09/11 15:40, 2年前 , 2F
大家好,我是Will
09/11 15:40, 2F
※ 編輯: amyvivian (69.250.81.56 美國), 09/11/2023 15:48:46 ※ 編輯: amyvivian (69.250.81.56 美國), 09/11/2023 15:57:31 ※ 編輯: amyvivian (69.250.81.56 美國), 09/11/2023 16:01:27 ※ 編輯: amyvivian (69.250.81.56 美國), 09/11/2023 16:02:31

09/11 16:01, 2年前 , 3F
推!
09/11 16:01, 3F

09/11 16:23, 2年前 , 4F
大家好,這裡是三更研究所
09/11 16:23, 4F

09/11 16:26, 2年前 , 5F
主要原因應該都是DNA研究的進步
09/11 16:26, 5F

09/11 16:33, 2年前 , 6F
熊蓋毒
09/11 16:33, 6F

09/11 16:36, 2年前 , 7F
因為DNA檢測很好騙人給資料,就算你沒有給過自己的
09/11 16:36, 7F

09/11 16:36, 2年前 , 8F
DNA,都可以透過資料庫查出來
09/11 16:36, 8F

09/11 16:46, 2年前 , 9F
謎案追蹤 奇聞觀察室
09/11 16:46, 9F

09/11 16:53, 2年前 , 10F
09/11 16:53, 10F

09/11 18:30, 2年前 , 11F
哇塞,你好認真喔!
09/11 18:30, 11F

09/11 18:37, 2年前 , 12F
嗨,我是wayne
09/11 18:37, 12F

09/11 18:54, 2年前 , 13F
美國很多無名屍 感覺就是有在荒郊野外抓人然後玩獵
09/11 18:54, 13F

09/11 18:54, 2年前 , 14F
殺行動 美國那麼大根本很難抓到
09/11 18:54, 14F

09/11 19:32, 2年前 , 15F
想到最近澳洲的母親殺子冤獄
09/11 19:32, 15F

09/11 20:08, 2年前 , 16F
你是不是Will的分身?
09/11 20:08, 16F

09/11 20:21, 2年前 , 17F
清大博士生車禍遭焚燒筆電,兇手自戕案。
09/11 20:21, 17F

09/11 20:31, 2年前 , 18F
如果有人固定在看MOD的犯罪偵緝頻道,有個節目就固
09/11 20:31, 18F

09/11 20:31, 2年前 , 19F
定在講用遺傳系譜學破案的
09/11 20:31, 19F
我覺得重點不只是破案,這些案子中有很多戲劇化的部分。 在熊溪Terry的案子裡,還有另外一個身分不明的小女孩,代號叫做Lisa。 在她的記憶中Terry就是爸爸,但小時候的某天被Terry隨意交託人照顧,就自己搞消失。 Terry甚至因為遺棄罪被判刑。Lisa後來也被別的家庭領養了。 但很多年後因為Terry的兇殺案回溯,才發現Terry根本不是她爸爸。(當時也不叫Terry) 透過遺傳系譜學找到她的家人,而她的母親也曾經和Terry交往後失蹤,至今依然下落不明。 很多表面上看起來如何的事情,結果真相完全相反。以為是父親的人其實根本是綁架者。 找到的案例很多,但仍然有很多即使有遺傳系譜學也一直無法被確認身分的案件。 因為要能被找到通常是需要家人的配合,如果家人本身很積極在尋找就更有可能找到。 資料庫裡需要有家人自主給出的DNA。如果沒有人在找的話...... 另一個因素是人種的社會背景。如果是黑人常常會更困難。 因為當初很多黑人來到美洲時是奴隸,被賣來賣去,根本畫不出家族樹。 而且黑人似乎比較不流行參加這一類DNA的計畫找祖先來源,資料庫裡本來的資料就不多。 在一個被斬首的無名兒童屍體案件中,雖然調查單位找到了親人,但是親人不願協助。 可能親人知情,又或者如果家族中本來就犯罪紀錄比較多,不願意揭露太多訊息...... 偏偏這種家庭可能問題更多。很心酸呀 ※ 編輯: amyvivian (69.250.81.56 美國), 09/11/2023 21:07:21

09/11 21:19, 2年前 , 20F
推個認真分享!
09/11 21:19, 20F

09/11 22:13, 2年前 , 21F
其實那個節目也幾乎都在講案情就是了,只是節目嘛
09/11 22:13, 21F

09/11 22:13, 2年前 , 22F
,當然大部分都會講有破案的
09/11 22:13, 22F

09/12 06:09, 2年前 , 23F
09/12 06:09, 23F

09/12 07:42, 2年前 , 24F
感謝分享!baby Holly案子好有故事性
09/12 07:42, 24F

09/12 08:56, 2年前 , 25F
美劇Cold Case有參考不少懸案,並也提及,很多時候
09/12 08:56, 25F

09/12 08:57, 2年前 , 26F
只要知道死者是誰,就能由生前家庭與交友關係找到兇
09/12 08:57, 26F

09/12 08:58, 2年前 , 27F
手。或是從地緣關係,死亡時間來找出隱藏的殺人魔
09/12 08:58, 27F

09/12 09:31, 2年前 , 28F
感謝分享
09/12 09:31, 28F
文章代碼(AID): #1a_i2utX (movie)
文章代碼(AID): #1a_i2utX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