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香港電影這兩年是不是覺醒了??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是是是)時間7小時前 (2025/02/03 10:40), 3小時前編輯推噓6(609)
留言15則, 7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在台灣討論電影產業沒落啦、電影觀影人數減少啦、電影院的問題啦..... 其實是有點奇妙與弔詭的, 因為台灣的電影產業其實不太健全 (這個包含從電影製作開始、到通路、與消費者,這一整串都不太健全) 大部分人畢竟屬於消費者端, 那從台灣的消費者角度來看, 「電影」是什麼? 「什麼電影」會讓你想去電影院看? 答案多種多樣,有的要大製作華麗特效、有的要劇情感人.....不一而足, 總之, 這些都要是大片、好片, 但是這種片,預算怎麼樣都低不下來, 就算是劇情片, 光是文本設定、背景考究、攝影、光影、音樂,花起來一點都不比特效省錢到哪。 可是以產業來看, 有可能"所有片"製作都會是好片嗎? 這就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電影產業這種"良率"沒有標準的情況。 就市場上而言, "精品"絕對屬於少數, 多數都是品質普通的產品、甚至掏寶垃圾滿街跑; 而電影這種產業,更容易發生「我想製作好電影、結果出來是垃圾」的事情, 因為, 製片有"我想"、 導演有"我想"、 金主有"我想"、 投資人"我想"、 一堆人都有"我想"的好電影。 這是個沒有辦法用"良率"、"3奈米"當作標準的產業。 那這跟台灣電影產業健全不健全有什麼關係? 先說說美國的情況 (就不提供詳細數據了), 台灣人想到美國電影,都第一時間是那些大片商的製作, 但實際上, 台灣的片商在引進的時候就已經篩選過一輪了, 一堆垃圾片B級片爛片都已經被剃除掉; (當然你說被好片爛片一起打包賣給片商這種我們就先不談) 總之, 台灣消費者端看到的都是被篩選過一輪的電影了, 我們很少看到爛片....... 甚至許多獨立製片、小型電影、學生類型的片, 一般人根本不會去看去找, 也不知道。 但許多賺錢的拍片公司,實際上根本不是你知道的什麼華納、MGM、還是環球, (這個是疫情前的數據) (我用詞也不打算精準,你可以把"賺錢"改成投報率、現金流、本益比.... 隨便你高興的"正確"的用詞) 而是一些專門拍 B 級片的公司。 為什麼賺錢? 答案很簡單,因為成本太低了; 他們專門不找大演員,特效也是蝦雞巴亂搞, 劇情不是被改動的亂七八糟、而是本來就沒打算深究, 什麼文本、技術參考、人文探究.......你做夢嗎? 人家就沒打算用啊! 整部片從開拍到發行上映再到銷聲匿跡, 所有成本加起來不要說小勞勃道尼,一些普通影星的出演費用零頭都不到。 大片商拍了一部大賺五億鎂, 哇~~~~好開心! 但可能前面賠了三部一億鎂+五部幾千萬的..... 可是 B 級片公司, 甚至直接上 DVD 連電影院都沒有, 問題是人家回本啊! 每部片都賺ㄟ...... 而且人家三年一部,我可以一年 20 部。 不要覺得誇張,風飛鯊是怎麼拍到 6 的? 就是真的賺翻了。 美國就是養的起這些"爛片", 他們的市場就是有辦法撐得起這些"爛片", 很多人, 看這種電影不是要看什麼特效劇情, 而是一群人、一群朋友在那邊一起嘲笑吐潮, 他們還有露天停車場電影院、 歐洲各種藝術片也是一群人一起看一起討論。 這就是台灣整個電影業很畸形的原因 ── 台灣養不起這些小成本的片 (我就不說爛片了) (前面也只是用爛片代撐,畢竟很多學生電影、藝術片、小成本的片也不是爛片) 我們期待去電影院"就是要"看到好片,只能看好片, 而且是特定的"商業"好片, 不然為什麼一堆在坎城得獎的導演,只能在坎城得獎? 台灣票房稀爛? Netflix、網路,的確改變很多電影院生態, 但這些非主流的製片商,影響沒有戲院、大片商大, Top Gun 2 拯救的也是"電影院電影" 尼可拉斯凱吉,可以在美國靠獨立製片、小型製片翻身,擺脫債務, 在台灣, 絕對消失了就是徹底不見了。 "這也某程度上說明大家並非對好作品不感興趣,但是要好到願意進電影院看, 這個臨界點究竟在哪就傷腦筋了。" 其實以台灣來說,這個臨界點早就很清楚了...... 就是"商業"&"大片", 台灣人其實沒有很喜歡看電影、台灣電影產業其實真的很畸形。 : 推 salvador1988: 之後電影院大概就會像黑膠唱片一樣 是小眾精緻市場 02/01 14:34 : → salvador1988: 差別可能在願意拍攝影廳規格的製片商可能會越來越 02/01 14:36 : → salvador1988: 少? 02/01 14:36 : : 更多可能是製作完成後直接上串流,甚至片長可彈性調整的迷你影集取代電影。 : : 噓 wchang : 回歸後港片就爛了,跟中國在一起沒好事 02/01 19:43 : : 用簡單的邏輯推論複雜的問題固然很爽,但也就只是自己在爽而已。 : : 《無間道》是回歸之後拍的喔。 這就是信仰, 把所有問題放到 XXX 身上,一切都很舒服~~~ 這個 XXX 可以是上帝、可以是媽祖、也可以是討厭的國家or政黨 : 推 farooq : 疫情後 串流崛起 之後的電影產業只有人口大國支撐 02/01 20:21 : → farooq : 得起來 連韓國這兩年進電影院的人數都拉不起來了, 02/01 20:21 : → farooq : 台灣這種本來就沒啥人進影院看戲的一定更慘,而且 02/01 20:21 : → farooq : 電影產業對台灣重要性比不上科技業,不屬於必須發 02/01 20:21 : → farooq : 展的產業,所以這個電影業衰落是必然的 02/01 20:21 : : 而且這幾年韓國頂尖的影視人才都被串流平台吸納了,韓劇固然得到面子,但真正賺的依 : 舊是美國人。 : 推 skywalker21 : 愛的噩夢其實不差,在小改一點會更好 02/01 21:16 : → skywalker21 : 愛算是近幾年好片,題材也新穎 02/01 21:16 : → skywalker21 : 敘述邏輯清楚說故事說的蠻好的 02/01 21:16 : : 這也某程度上說明大家並非對好作品不感興趣,但是要好到願意進電影院看,這個臨界點 : 究竟在哪就傷腦筋了。 --

12/25 02:35,
基友一生一起走
12/25 02:35

12/25 02:38,
那些潤滑不再油
12/25 02:38

12/25 02:43,
辣椒粉,綠油精
12/25 02:43

12/25 02:43,
凡士林,白花油
12/25 02:43

12/25 02:47,
基友不曾孤單過
12/25 02:47

12/25 02:49,
一罐KY你就懂
12/25 02:4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229.21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38550421.A.4FA.html

02/03 12:10, 6小時前 , 1F
那些B集片對應大概就是中國的短影音幹片,台灣其實
02/03 12:10, 1F

02/03 12:10, 6小時前 , 2F
也是很多人課金看那個
02/03 12:10, 2F
類似....討厭短影音幹片歸討厭 但在一堆垃圾片中就是有辦法殺出一些好東西好導演好編劇之類的 舉例來說有個叫做陳翔六點半的,某些影片的文本跟感情已經不差了 當然多數都還是不怎樣 不過看的出來品質已經脫離所謂的"幹片"、"垃圾短影音"的範疇 (例如:你打老婆孩子嗎)

02/03 12:26, 5小時前 , 3F
感謝Birdy大說明 所以台製影片我願意支持 但我更喜
02/03 12:26, 3F

02/03 12:26, 5小時前 , 4F
歡的是時事評論影片+學生自製綜藝
02/03 12:26, 4F
達康.com也是這樣殺出來的,不過這就脫離電影範疇了

02/03 12:26, 5小時前 , 5F
昨天看3位名嘴直播評論湖人/獨行俠交易 超滿足 根
02/03 12:26, 5F

02/03 12:26, 5小時前 , 6F
本沒空去看電影
02/03 12:26, 6F

02/03 12:30, 5小時前 , 7F
我個人蠻希望去台大戲劇唸碩士 可惜我工作的醫院不
02/03 12:30, 7F

02/03 12:30, 5小時前 , 8F
補助XDrz
02/03 12:30, 8F

02/03 12:41, 5小時前 , 9F
所以台灣沒有藝術電影院
02/03 12:41, 9F

02/03 13:05, 5小時前 , 10F
光點真善美不就是藝術電影院
02/03 13:05, 10F
對呀,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就這兩家 更別說一堆二輪戲院都不見 只有兩家戲院撐不起來整個產業呀~ 如果只有一個天母圓環二手市集,也不可能撐得起來全台灣整個二手手做市場滴~

02/03 13:10, 5小時前 , 11F
美國進來還是很多爛片啊 只有特效其他都不行的
02/03 13:10, 11F
這理由就很多了 就像我說的,你得相信, 多數大製作爛片也不可能一開始就抱著「我要拍爛片」的心態去拍, 那是各種妥協 舉例來說, 威爾史密斯的雙子殺手,我記得導演還是李安, 問題是從製作開始到上映,隔了20年..... 太多東西會影響整個成品。 另外.... 還得考慮片商賣給台灣要求打包買、 宣傳方式不好(例如守護者,劇情篇宣傳成英雄片)、 片商"我覺得"會賣實際上"蛤?"、...... 太多原因。

02/03 13:44, 4小時前 , 12F
也許比起補助電影製作,補助消費者票價以培養觀影習
02/03 13:44, 12F

02/03 13:44, 4小時前 , 13F
慣進而擴大市場會比較有效?
02/03 13:44, 13F

02/03 13:46, 4小時前 , 14F
比起香港跟韓國,台灣人確實沒有很喜歡看電影。
02/03 13:46, 14F
認真說,補助票價比補助電影更好 (個人意見) (操作細節不討論) 香港人很愛看電影啊, 說實在港片蓬勃時代那些電影品質也都很省成本...... (這邊當然不是指無間道,那很後面了) 可是香港就是有辦法撐起來各種片, 周星馳的無厘頭電影,在台灣就先不討論有沒有能力拍, 你是投資人都不太可能投啊,因為很明顯就沒有市場。 台灣人意識形態太重了, 不然為什麼魏德聖靠著愛台灣就可以騙到一堆傻子投錢? 那個三部曲計畫就絕對不可能啊 ※ 編輯: Birdy (1.164.229.211 臺灣), 02/03/2025 14:37:03

02/03 14:38, 3小時前 , 15F
的確有很多人看電影被CP值的概念綁死了
02/03 14:38, 15F
文章代碼(AID): #1de2oLJw (movie)
文章代碼(AID): #1de2oLJw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