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 我家的事:宛如《誰來晚餐》的家庭紀事

看板movie (電影)作者 (freshman)時間16小時前 (2025/09/30 23:59),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4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公視《誰來晚餐》是我最喜歡的節目之一。每集拜訪一個家庭,時而輕鬆、時而沈重,有 時甚至比影劇還戲劇化,有攜手闖蕩事業的勵志、年少放蕩的浪子回頭、也有親子說不出 口的心結,這些八點檔的情節都不是個案,反而折射出多元真實的人生風景。 . 我喜歡這個節目的原因,主要來自介紹主人翁的方式,充滿同理不急於批判。或許是看了 太多荒腔走板的人生切片,我明白自己其實過得安逸幸福,反而更懂得珍惜當下的平凡。 . 對我來說,《我家的事》的觀影體驗其實有點像《誰來晚餐》,只是這些離奇的故事全都 發生在同一個屋簷下。導演潘客印始終保持一種私密卻不窺探的距離,慢慢拼湊出這個家 庭的模樣。某些片段悄悄觸動心底,餘韻持續累積,直到片尾燈亮,才化成酸甘甜的感動 後勁。 / 電影將橫跨 24 年的故事分為四段,從一家四口的視角出發,講述這個家庭的四個關鍵時 刻:姊姊小春準備離家念大學,卻在申請戶籍謄本時,意外發現自己和父母並無血緣關係 ;媽媽勵秋多年求子未果,與老公絞盡腦汁終於如願懷孕;弟弟夏仔在大學與當兵間的空 檔到飯店打工,第一次撞見社會的現實與險惡;爸爸冬仔在一家人各自奔忙時,試著扮演 支柱角色,卻反而陷入更大的自我懷疑。 . 2021 年,潘客印導演推出短片《姊姊》,一樣是講述少女小春的身份探索,一樣由黃珮 琪飾演小春,一樣跟藍葦華、高伊玲與朱羿銘成為家人,創作脈絡可以視為《我家的事》 的起點。這次找回原班人馬,唯一不同的是成年夏仔由曾敬驊接棒。短片與長片可以互為 補充,短片看不夠的家庭互動,可以在長片補上,長片覺得小春心境不夠深刻的,也能回 到短片重新理解。 . 從《姊姊》到《我家的事》,最明顯的是導演敘事節奏的進步,以及黃珮琪表演的成長。 即使是重新搬演「發現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糾結,但這回的層次更豐富,鼓起勇氣提問 的猶豫、無法直視母親的尷尬迴避、還有釋懷與歉疚間的複雜情緒,那種「我應該長大了 」的逞強與「但我還是個孩子」的倔強,都被她拿捏得細膩而動人。 . 另一個驚喜則是高伊玲。過去對她的印象還停留在《WTO 姐妹會》的主持人,近年《婚姻 結業式 2》《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 2》多是客串溫柔婉約的角色。這回飾演母親勵秋, 卻展現爆發力與草根性並存的精采演技。不論是柔軟或剛烈,她的切換都令人信服。但那 些情緒外顯的表演之餘,留在我心頭的卻是她蹲在浴室,幫兒子搓洗制服上霸凌痕跡的身 影,無需太多對白也能感受到母親的無奈,很有渲染力。 . 小螢幕的豐富資歷,早已讓藍葦華淬鍊出各種本土男性的面向:只剩一張嘴的妻管嚴、不 善言辭的笨拙父親、貪小便宜的市井小民、衝動莽撞的匹夫之勇、還有一點不合時宜的大 男人氣息,他都能因應不同角色、不落俗套地放大其中一塊。他在《我家的事》再一次詮 釋這種在自尊與自卑之間拉扯,讓人好氣又好笑、最終讓人同情的父親,也符合本片營造 的家庭喜劇基調。 . 曾敬驊則保留小夏仔的屁孩感,這份渾然天成的傻氣在踏進職場後多了幾分茫然與壓抑, 比起他在《不良執念清除師》不擅溝通的天真,這回更貼近真實人生,也更細膩自然。 / 《我家的事》像是一篇篇散文,以不著痕跡的方式註解時間流逝:牆上的注音表換成台灣 地圖、新刷的牆壁開始出現壁癌、短片的零錢盒也長出鏽斑,趙冠衡的攝影也為這部片加 分不少,機車四貼、門口燒金紙、黃昏稻田的背影,那股「台灣感性」都溫柔地溢出銀幕 。即使片中未明示年份,觀眾依然能感受到角色的成長與變化,也凸顯人事已非、景物依 舊的傷感。 . 最難得的是這部片的克制。許多橋段稍不注意就會變得狗血煽情,但潘客印始終節制地點 到為止,含蓄地帶出「沒有血緣仍然可以成為一家人」的核心,某些時刻閃著是枝裕和般 的靈光 。而在這樣的留白裡,不自覺讓觀眾融入角色的生活,於是我們在故事落幕後, 還是會在意小春北上念大學後,如何面對家中的變故?夏仔後來知道自己的身世嗎?而他 會像姊姊一樣轉念釋懷,還是因此更加困惑? . 電影也默默埋下對性別角色的反思。像冬仔這樣的傳統父親,往往與好面子、重男輕女、 甚至酗酒家暴脫不了關係,乍看令人不耐。但在藍葦華的生動詮釋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 男人在孩子長大離巢、被家庭逐漸邊緣化時,那種失去自我價值的低落與焦慮。他不是壞 人,只是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當個「被需要的人」。 . 媽媽承擔著懷孕的壓力、孩子青春期的委屈說不出口,扛著家計的爸爸卻期盼家人肯定。 「一家之主」到底該是什麼模樣?傳宗接代的執著又來自何處?當個體套上社會結構與性 別角色堆疊出的枷鎖,每個人都有自己回應期待的作法。電影最終沒有宏大的總結,就像 生活沒有絕對答案,有的人咬牙走下去,有人選擇無言離開,而所有未竟的、發散的、解 不開的心結,終於在盧廣仲的歌聲裡溫柔安放: . 「在春天跑路/在冬天覺悟/下一個雙叉路口/等一個希望。」四段故事對應著春夏秋冬 ,就像寫在一本名為「家」的書裡的四篇散文。不一定要從這部片裡找到什麼答案,只要 在家庭的影像裡俯拾出生活的共鳴,隔著銀幕輕輕擁抱觀眾,或許這樣就已經足夠。 更多影評推薦,歡迎按讚追蹤:https://www.instagram.com/p/DPJl2gHj8ov/?hl=zh-tw& img_index=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2.234.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59247958.A.D0B.html

10/01 07:55, 8小時前 , 1F
喜歡這部電影那份「克制」很多事情點到為止會有共
10/01 07:55, 1F

10/01 07:55, 8小時前 , 2F
鳴,太細節那種感覺就不見了...QQ
10/01 07:55, 2F

10/01 10:11, 6小時前 , 3F
好看
10/01 10:11, 3F

10/01 10:11, 6小時前 , 4F
完全不狗血
10/01 10:11, 4F

10/01 10:57, 5小時前 , 5F
推誰來晚餐
10/01 10:57, 5F

10/01 12:49, 3小時前 , 6F
好片!值得推薦。
10/01 12:49, 6F
文章代碼(AID): #1es_vMqB (movie)
文章代碼(AID): #1es_vMqB (mo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