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華語團體 堪憂未來?

看板popmusic (流行音樂板)作者 (stay hungry and foolish)時間14年前 (2011/08/21 17:48), 編輯推噓13(13033)
留言46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nccuer (Destination? Nowhere)》之銘言: 43 這個話題有太多點可以談了, 粗淺的來說,我覺得主要是台灣炒短線的運作邏輯所致 韓國的練習生制度是大家都知道的, 其實與其說是制度,不如說是一種文化, 業界產生這樣的文化讓每個團體幾乎都是十八般武藝在身, 而台灣每家公司都有自己一套帶新人、訓練新人的方式, 但為何每次有團體出道都給人一種拼拼湊湊之感大家可以思考一下。 順著這樣的邏輯放大到娛樂圈, 論歌唱節目,韓國主要歌唱節目SBS人氣歌謠/KBS音樂銀行/MBC音樂中心/M!Cowndown 每集的製作成本先前有人談過了,是幾百萬台幣之譜 而韓綜也是差不多規模,韓劇亦如是。 這樣的運作邏輯就產生了節目好看、藝人能見度提高的雙贏結果。 反觀台灣,近年來節目製作費不斷緊縮, 每家公司都想複製康熙的成功模式(低成本大收視),於是談話性節目不斷製播 沒有人想投入更多的資源製播有質感、精緻的綜藝節目/歌唱節目 一片紅海(maybe是死海)的情況下就發現每個當紅藝人愈來愈愛惜自己的羽毛 要看到他們的演出可能只能在演唱會或跨年特別節目中出現, 而觀眾過去被迫觀看二、三線藝人大談房事、月事、家事, 現在根本不看,轉而看韓綜/日綜/美綜等, 有腦筋動的快(但還是炒短線)的業者看準這點, 大量進口外國影集(如某森大量製播韓劇),卻無心投入資源改造整個台灣綜藝圈 於是詹仁雄、胡瓜就開始痛心疾首說台灣綜藝節目(含歌唱節目)已到末路, 他們或許有他們的立場,但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看到了嗎?有發現了嗎? 是這些炒短線的商人一點一滴的毀了台灣的綜藝圈、唱片業 台灣作為華語音樂中心的重鎮(這不是我自己講的,隨便google都有證據可佐證) 在創造「華流」是很有機會及利基的, 日、韓語言差異甚大就可以席捲整個華人圈, 台灣語言上差異甚小卻只能把餅做到這樣,未免太可惜。 總結來說,別人會說我們島國心態不是無的放矢的, 但我們仍然有機會,我們可以做的就是慢慢不看那些爛節目 然後支持真正有創意、有實力的藝人和公司 我還是很看好民間活躍的生命力,每次去the wall看到不知名樂團還是很感動 但為何好的藝人、團體經過包裝、行銷後卻變成一副鳥樣? 這中間倒底被剝削幾層,或許是真正可以思考的地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205.6

08/21 18:36, , 1F
08/21 18:36, 1F

08/21 19:38, , 2F
推這篇 其實我覺得我不該把男團女團擺在同一篇談 畢竟兩個
08/21 19:38, 2F

08/21 19:38, , 3F
環境面對的癥結點不同 但大環境的問題我覺得還是最根本的
08/21 19:38, 3F

08/21 19:59, , 4F
中天有哈林的「給你哈音樂」不錯,但樂隊編制跟公視仍有差
08/21 19:59, 4F

08/21 20:41, , 5F
台灣一直都沒有一個正統的音樂節目讓發片的歌手上場表現 讓
08/21 20:41, 5F

08/21 20:41, , 6F
觀眾和粉絲驗收看看他的轉變和成果
08/21 20:41, 6F

08/21 21:51, , 7F
很同意阿
08/21 21:51, 7F

08/22 12:34, , 8F
華視周六20:00準備要製播一個類似韓國音樂節目的節目
08/22 12:34, 8F

08/22 12:35, , 9F
到時候也會有報榜以及現場表演 就看成不成功摟
08/22 12:35, 9F

08/22 13:00, , 10F
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參考 http://ppt.cc/6-Vs
08/22 13:00, 10F

08/22 16:02, , 11F
我完全不同意陳勇志的說法,癥結點在沒人敢做、沒人想
08/22 16:02, 11F

08/22 16:03, , 12F
賠錢,用宿命論帶過實在很像藉口。韓國也是一堆中小企業
08/22 16:03, 12F

08/22 16:03, , 13F
為什麼他們敢?說到底還是台灣人炒短線的心態。
08/22 16:03, 13F

08/22 16:58, , 14F
請問jin062900版友這消息是從哪來的?有新聞嗎?謝謝
08/22 16:58, 14F

08/22 17:15, , 15F
韓國已經發展起來,算是把市場已經佔掉 後面做的人風險更大
08/22 17:15, 15F

08/22 18:00, , 16F
台灣電視頻道太多,每一台收視率都只有零點幾,破1的只有少
08/22 18:00, 16F

08/22 18:00, , 17F
數幾台,近幾週台灣沒有半個節目收視率破6,電視台砸大錢做
08/22 18:00, 17F

08/22 18:00, , 18F
節目,賠錢的機率非常大,看看砸大錢製作的"拜金女王"那精
08/22 18:00, 18F

08/22 18:00, , 19F
美的收視率,相反的韓國幾乎每年都有破40破50的節目,就算
08/22 18:00, 19F

08/22 18:00, , 20F
差的也有10上下的收視率,他們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做後盾,才
08/22 18:00, 20F

08/22 18:00, , 21F
能花大錢做節目。據上期今週刊報導,台灣的廣告市場規模大
08/22 18:00, 21F

08/22 18:00, , 22F
概只有韓國的一半,電視台又多,每一台分到的餅都很小,收
08/22 18:00, 22F

08/22 18:00, , 23F
視要破5都已經很難,算算看近年除三立、民視跟星光大道,還
08/22 18:00, 23F

08/22 18:01, , 24F
有幾個節目收視破5的?在這種環境裡,還有誰會花預計收視破
08/22 18:01, 24F

08/22 18:01, , 25F
10破20的預算下去製作節目?能拿出預計收視破5的預算出來製
08/22 18:01, 25F

08/22 18:01, , 26F
作節目就不錯了,韓國花那麼多錢製作的節目,在台灣的收視
08/22 18:01, 26F

08/22 18:01, , 27F
率又如何了?華視準備製播的音樂節目,收視破2就算不錯了,
08/22 18:01, 27F

08/22 18:01, , 28F
再誇大一點預計收視破5,那還是差韓國一大截,那能指望他花
08/22 18:01, 28F

08/22 18:01, , 29F
跟韓國音樂節目一樣的預算製作節目嗎?我想除非找中國的電
08/22 18:01, 29F

08/22 18:01, , 30F
視台合作,或是有信心節目百分之百能高價出口海外,否則台
08/22 18:01, 30F

08/22 18:01, , 31F
灣不可能有電視台出的起
08/22 18:01, 31F

08/22 21:59, , 32F
我覺得是雞生蛋的問題 如果唱片圈能不短視 好好培養新人
08/22 21:59, 32F

08/22 21:59, , 33F
就有大批好的表演人才 這樣就有音樂節目的需求
08/22 21:59, 33F

08/22 22:00, , 34F
2000年前後的唱片圈也挺蓬勃的 那時也有superlive3-5
08/22 22:00, 34F

08/22 22:01, , 35F
那時我覺得華語唱片圈好有趣喔 現在根本幾乎停滯了
08/22 22:01, 35F

08/22 22:02, , 36F
最紅的還是那些10年前出道的歌手們 JAY JOLIN 五月天等
08/22 22:02, 36F

08/22 22:06, , 37F
推樓上~~~ 很紅的都還是出道很久的藝人...
08/22 22:06, 37F

08/22 22:06, , 38F
新人 出來一下 就不見了...
08/22 22:06, 38F

08/22 22:20, , 39F
像最近某個m要出片 也不會跳舞也學人家出舞曲..真不知道唱
08/22 22:20, 39F

08/22 22:21, , 40F
片公司想啥..只想靠藝人的名氣賺 也不想好好做新人
08/22 22:21, 40F

08/23 12:50, , 41F
Super live3-5耶..大概是那時開始興起唱live的風潮吧!?
08/23 12:50, 41F

08/23 12:50, , 42F
否則以前的節目大多對嘴錄單歌,重點在擺美美的pose XD
08/23 12:50, 42F

08/23 12:51, , 43F
不過那時唱片業景氣不錯,多少有推波助瀾到音樂節目的需求
08/23 12:51, 43F

08/23 15:13, , 44F
華視那個似乎改時段了 改成周四晚間10點播...
08/23 15:13, 44F

08/23 15:14, , 45F
而且播出時間只有一小時 看來成本也不會多到哪去..
08/23 15:14, 45F

08/23 15:14, , 46F
因為搜到的圖是在Key版前面拍 應該跟音樂飆榜差不多
08/23 15:14, 46F
文章代碼(AID): #1EKDHPTe (popmusic)
文章代碼(AID): #1EKDHPTe (pop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