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公視紀錄觀點 夏夏的聯絡簿
圖文彩色版 http://blog.yam.com/abuu0929/article/11773605
我算是看過這部片兩次,第一次是以比較局外人的身分看的,看完的感覺是氣憤填膺,認
為這樣的學校,這樣的教育真是讓人絕望;當我經過實習的洗禮之後,今天再來看這部片
,對於片中所描述的實習教師眼中的觀點,不但沒有更加感同身受,反而充滿了滿腹的質
疑。
片中所述的許多教育上的理念、方法,其實都是必須綜合多方面的觀點才能有所推斷、結
論的,但是影片總是只呈現單方面論調;雖然說紀錄片原本就常常不是中立的,常常會有
個人觀點在其中,但若是一部紀錄片,宣傳某種理念的意味濃厚,而這個理念又是灰暗、
破壞性的,那麼實在無法令人心服。看完整部片,我最大的感覺是,導演在剪輯之初,甚
或是拍攝之初,就已經使用他的生殺大權,判給錦和,也判給台灣的教育一個死刑了。
片中質疑活動太多,但若活動太少,學生如何多元化學習?學生自治市長的權限在哪裡?
政見無法兌現是學校的責任嗎?學生是否真的時時刻刻受到監視?閱讀是不是該寫心得?
校長是不是真的把學校當成軍隊在管理?實習老師是否太多雜務?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們
看不到真實的再現,看不到多方面的意見與考量,只看到一幕幕煽動的剪輯鏡頭,一點一
滴的讓觀者對教育的信心沉淪。
講台上的學生朗讀著「讀書真趣味」,教室裡的學生聽寫著「任人擺佈」、「苦惱」,這
兩段畫面其實沒有任何意涵,學生朗讀跟聽寫原本就是正常的活動。但是原本中立的畫面
,被剪成了最無情的反諷,影片的意圖在此顯露無疑。教育是可以批評的、可以質疑、可
以討論的,但若批評成了辱罵,質疑成了叫囂,討論流於灌輸,那麼,建設性的意義何在
?難道,讓老師們悲觀的認為自己只能是片中所云「任人擺佈的機器」,讓觀眾對台灣的
教育絕望、放棄,才是影片的目的?
教育的多元化、權力下放、快樂學習、帶著走的能力、讓教育的主體回歸學生、甚至後現
代的教育思潮,都是現在的教育所努力的目標,雖然仍有許多現實面的困難,但是體制內
眾多教師的努力,卻是不能被抹拭的。體制外的批評、冷眼是很容易的,但是它對整個體
制造成的負面影響,需要多少體制內的力量才能挽回。在現在這個任何人都對「教育」二
字可以有所抱負、見解、評論、批評的時代,真正永遠在體制內奮鬥的眾多基層教師們,
又有多少人真誠的投予支持和關愛的眼光?
p.s.後來才知道有「內幕」的傳言,不過,即使內幕不存在,對影片觀點的偏頗質疑仍存
在。
--
紀錄片、心理學、電影、書香、用心看世界
http://blog.yam.com/abuu092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0.237.202
推
09/24 14:13, , 1F
09/24 14:13, 1F
推
09/26 05:22, , 2F
09/26 05:22,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pt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