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公視紀錄觀點 夏夏的聯絡簿

看板pts (公視)作者時間18年前 (2007/09/17 20:3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以一個外行人的立場,對於學校真實情況如何,我是不予置評啦, 不過凡是紀錄片「一定」都經過剪接, 我前一篇文章就提過,紀錄片絕對有觀點,絕對不是純然的客觀真實, 不然為什麼紀錄片的導演還是叫「導演」,而不用一個比較中立的名稱「攝錄者」? 只不過紀錄片導演,不能「指導當事人」、不能「編構事件」, 只能經由「當事人的自然流露」、「事件的自然發展」,呈現出觀點。 而剪接,是為了影片的流暢性和可讀性的必要手段, 以利觀者對議題的理解,但不能斷章取義或張冠李戴。 公視《紀錄觀點》節目,名字大概也不是隨便取的, 都開宗明義把紀錄片本質秀出來了,就是影像紀錄的「觀點」嘛! 所以不叫紀錄新聞、紀錄報導、客觀紀錄...。 如果從大角度來看這部片,我似乎感覺不到剪輯部分有多麼罪大惡極之處? 可否惠賜高見是哪方面的問題呢? 以片中那位校長為例,或許現實中的她確實是一個有理想的教育家, 然而,學校多位老師甘冒大不韙的評語,難道是「演」出來的嗎? 另外,校長一方面在高官雲集的場合,道貌岸然地宣揚其教育理念: 「應該和孩子站在平等的地位,不能高高在上」 實際教育小朋友時又是採取什麼態度呢? 例一,本來小朋友才應該是主角的畢業典禮, 校長卻要求畢業生席要有「門面」安排,如果不合標準應該「調換座位」?! 例二,在集合場上校長反覆對底下小朋友下達「起立,蹲下...」的口令, 我觀看這段畫面時非常地反感,當過兵的人大概都會不約而同想起一件事, 沒錯!就是軍隊中那些整天耀武揚威,以惡整新兵為樂的教育班長! 都什麼年代了,還把小學生當軍隊來管理?! 何況這是一種毫無教育意義,純粹展現階級權力的玩弄! 而這些畫面,難道又是校長個人無私的偉大犧牲,故意配合演出嗎? 或許從局內人的觀察,會有截然不同的切入角度, 我也相信剪輯過程可能有被省略或捨棄的部分, 但紀錄片本來就不是新聞報導,正反並呈可以是一種表現方法,但不是必要條件, (舉例,叫好叫座的《無米樂》,可有紀錄官方單位或相關專家的觀點?) 或許有人覺得內容太偏向某一個立場(例如從頭到尾根本沒訪問過校長的想法?), 但身為紀錄片的觀眾首要關心的應該是,影片所呈現的錄像是不是「真實」? 如果是肯定的,那麼對一部紀錄片而言,已經符合了基本的條件, 我認為,能不能讓觀者發掘「問題」、啟發「意識」、產生「思考」, 應該才是紀錄片的價值所在! 而這部片,我覺得某種程度有忠實反映校園內的一些荒唐現象吧? 另外就我的解讀,這部片的角度和系列中其他紀錄片大不相同, 不是刻意去彰顯某位老師的「英明」,將其他老師對比成「昏庸」的一群, 非但不是對基層老師潑冷水,反而正是從基層老師(而且還不只一位)的立場發聲, 質疑校方或教育督導單位「華而不實」的教改宣稱, 怎麼說是沒有對「眾多基層教師們,真誠的投予支持和關愛的眼光」呢? 教改系列我大概只看了六成,大部分覺得還尚稱ok, 或許身為局外人看得比較不透徹吧? (ok不是說完全認同其觀點,是就紀錄片的本質而言) 惟獨《老師》一片,觀看的當下就給我不太舒服的感覺。 導演居然強力介入學生的私生活,刻意帶去做造型、拍沙龍照, 根本就是把「原本不會發生的事件」給「導演」了出來, 後來又像八卦記者一樣用「誘導式」手段逼問教育部長和訓導人員, 迫使其說出「劇本想要的答案」,該片手法簡直犯了紀錄片倫理大忌! 其實對於這種跟拍式的紀錄片,我在觀看時經常會保持警覺, 因為,即便導演是誠誠實實堅守著專業倫理, 但「被跟拍者」的反應不見得就完全沒有「演戲」的成分! 第一,一般人面對鏡頭多半無法像平常一樣泰然自若, 第二,如果訪談的問題,在時下社會存在著明顯政治正確的答案, 有些人可能會隱藏內心真意,迎合社會主流。 至於夏夏這部片,真的有什麼「內幕」嗎? 很久沒看公視討論區了,舊版介面又被移除了, 難道又錯過什麼好戲? 不過我不得不提一下,片尾那首 Lascia ch'io pianga, 倒是搭配得好到讓人起雞皮疙瘩啊,每次聽這首歌都有泫然欲泣的感覺! 不過呢,那位哭得很傷心的小朋友,你的命運有沒有這麼悲慘哩? 可知這首歌的原唱叔叔,是因為被ooxx...,才那麼讓人想哭的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74.9
文章代碼(AID): #16xdMCqw (pts)
文章代碼(AID): #16xdMCqw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