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另類中國搖滾史(五)

看板China-Rock作者 (鐵桶騎士)時間20年前 (2004/11/29 00: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發信人: fxia (隨風而逝), 信區: rock 標 題: 另類中國搖滾史(五)zz 發信站: 天大求實 (2002年10月26日16:52:27 星期六), 站內信件 三、 搖滾英雄的今天 1. 兩位敏感角色:崔健/蔚華 99年,對於崔健來說是懷舊的一年,內地的唱片公司再版了他的首張專輯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而臺灣則有人把他更早期(86年)的作品結集出 版。在世紀之交,這位中國搖滾公認的領袖人物又一次被大大的頂禮膜拜 了一番。 《新長征》再版時,唱片公司特意辦了一個老崔的小型不插電演出,讓圈 內老崔的狂熱信徒們激動莫名的聽了一個晚上,就在那次,我突然發現自 己近年來真的是看了不少他的演出,在北京的演出場場必到那是不用說了 ,有時甚至專程驅車追到外地去看──儘管這樣,可每次仍舊是一樣的激 動莫名。他的音樂,是有魔力的。 好像是王朔說過,老崔是"中國當代最偉大的行吟詩人",別人洋洋灑灑數 萬言都無法說清楚的事,在崔健,幾句歌詞就全解決了。而我想,其實這 才是崔健偉大的原因,他的領袖地位並不僅僅因為他是中國搖滾的先行者 ,更因為他的音樂成就確有別人無法達到的高度。對一個不了解崔健、不 了解中國的人說,崔健的四張專輯包含了這二十年來中國的一切,恐怕很 難叫他相信,但事實上就是這樣。站在世紀之交的門檻上,回頭再看崔健 的音樂,任何一個十八歲以上的中國人都會發覺,中國人的所思所想、大 時代的種種陣痛和迷惑,所有曾經敢說的不敢說的,都給他以獨特的方式 記錄在了音樂裏。 《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是最經典的、雅俗共賞的,絕對是中國搖滾的金字 塔塔尖上的那一張,它已經是一個不可能被超越的神話。 《解決》是勇敢的,只是一首"一塊紅布"就把當時社會主義中國最深的矛 盾與期盼全都寫了進去。正是從那時開始,老崔開始為他的勇氣背上沉重 的政治包袱。 《紅旗下的蛋》,是崔健高處不勝寒的開始。這張專輯推出的前後,開始 出現一些懷念《新長征》的極端主義者,指當時的老崔為"脫離群眾"、"江 郎才盡",因為他們受不了崔健放棄旋律、追求萬花筒般的節奏;而這張專 輯中的"寬容"、"盒子"又再度引起了政府的警覺……一時間老崔可謂四面楚 歌。 但是,好的音樂是絕對不會被時間磨滅的,當搖滾樂終於跨進了大融合的 時代,當採樣器和Groove節奏終於變得和吉他一樣有發言權時,人們才發 現這位先行者在96年就表現出來的遠見與探索的巨大意義,而那些對《紅 旗下的蛋》的輕視則早已像是泡一樣幻滅得不留蹤影了。這時的崔健本人 依然沒有停留,98年的《無能的力量》讓他走得更遠。 《無能的力量》是傑作,因為它使作者和聽者的內心都充滿了矛盾。從音 樂上說,它令人驚喜,在保留了崔健風格的幾個要素──說唱、繁複的 Funky節奏、唱腔上的故意混濁不清之下,對音樂作了完完全全的電氣化、 舞曲化處理,並且在與世界潮流看齊的同時亦不失國樂的元素,甚至還有 崔健喜愛的爵士韻味……涵量之大、試驗性之強難以盡述。 另一方面,這也是一張讓人聽後會非常無奈的專輯,崔健作為中國最有社 會責任感的搖滾藝術家,他獨一無二的敏銳仍然存在,仍然能透過光怪陸 離的現實洞視這個90年代的特殊中國。"沒有新的語言/也沒有新的方式/沒 有新的力量能夠表達新的感情",站在這個理想、信念、生活追求都在飛快 物化的時代的晚上,崔健又一次唱出了當今普通中國人的生存主題──"湊 合",還有他們心裏強烈的荒謬感。而政治意味的大大減弱倒不如說是一種 暗示,就像"混子"裏唱"我管得了那麼多嗎"、"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 這樣的時代,對崔健這樣的人傑來說,是不可能"愛怎麼著就怎麼著吧"地 "湊合"過去的,也正因此,他內心所承擔的荒謬和無奈要比別人更大上好 多倍。他是最能體會到"無能的力量"的含義的──時至今日,崔健仍然是 中國現代文化界的頭號政治敏感對象,不能上電臺、不能上電視,無法在 北京進行正式的大型演出。儘管他一再申明,自己"從未想過要和社會作對 、批判社會",而只是在提出自己的意見、希望社會變得更好;儘管這十年 來的風風雨雨,今天的他已經完全不是當年的鋒芒畢露了,嘴角上掛上了 一份從容淡定的微笑;盡管他已經脫下了綠軍裝,換上了新一代流行的顏 色鮮艷的緊身T恤……可有些人就是要誇大矛盾,故意找碴,讓想看崔健演 唱會的人只能追到外地去看。 這兩年分別在河北石家莊和河南新鄉看過兩次崔健的體育場演唱會,兩次 給我的感覺是一樣的,那就是像崔健這樣的音樂家,已經完全沒有必要再 用歌曲的旋律感來吸引歌迷了。 在這幾場演出上,崔健都對樂隊的形式作了極大的改動,加入了大量的電 子舞曲設備,還有多位Rap手和伴舞,再加上他的新歌普遍不顧旋律,這 在外地的 」隼置岳 說恐怕並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要是別的任何一支 樂隊這麼玩兒恐怕早被哄下去了。但是沒關係,他是崔健,不管聽得懂聽 不懂,現場觀眾的反應,永遠會比面對其它任何一支中國搖滾樂隊時熱烈 瘋狂上無數倍──他的音樂,是有魔力的,不靠好聽就能攝人心魄的魔力。 現在的崔健,看上去改變的地方真的很多,他甚至會帶著女兒去看小家伙 崇拜的韓國少男偶像組合的歌友會,自然自己的歌曲能不能流行也再不會 是能多麼讓他掛懷的事。相比之下,倒是另外兩個問題更讓他介意,一是 他一直擔心媒體在向外界暗示"崔健老了",因為他覺得自己正處在一個更 有力量和沖勁的"越來越年輕"的階段;另一個是中國的演出市場對搖滾樂 禁閉大門,卻把大量的觀眾和金錢獻給了那些現場只會假唱的騙子流行歌 手的現象──這種"扶惡制善"的傾向將是他下一張專輯抨擊的目標。 *** *** 中國搖滾還有一位敏感人物,那就是也是因為政治而至今還受到一些限制 的蔚華。 蔚華絕對是中國搖滾數一數二的傳奇人物,許多年歲大一點的人至今還對 她當年在中央電視臺作VJ時的風采記憶猶新──那時的蔚華,是中國電視 界英語節目的紅人,要不是89年的風波讓她不再留戀也沒法再留戀水銀燈 下的生活的話,今天的蔚華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個樣子。從事搖滾樂是選擇 了一條要坎坷得多的人生之路,可對於這件事,這麼多年來蔚華"從來也 沒有後悔過──一絲一毫也沒有。" 蔚華和她的"呼吸"樂隊是最早錄製專輯的北京搖滾樂隊之一,作為特色, 她豪放的演唱風格也曾使樂隊倍受矚目。無奈生不逢時,他們的首張專輯 《太陽升》在90年初尚未緩和的緊張政治空氣下被認為是有問題,被查禁 兩年之久,直到92年才獲准發行,卻已經是時不我予,那批中國搖滾早期 頗顯稚嫩的作品在已經成熟的"中國火"諸樂隊面前顯得完全不是對手,沒 能給人們留下太深的印象。《太陽升》在海外倒是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可 人們更多是把眼睛盯在"我那封死的喉嚨/渴望歌唱"這樣暗示性的語句上, 更為蔚華打上了政治敏感人物的帽子。 作為一支硬搖滾樂團,"呼吸"注重意識形態有餘,音樂卻頗為搖擺不定, 在高旗退出後更顯得渙散。這支樂隊讓蔚華投入過、奮鬥過、輝煌過,但 最終變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在93年一次讓蔚華"一提起來就不好意思"的 北京搖滾演唱會上被狠狠的抖了出來,最終造成了樂隊的解散。 蔚華在別人的攛掇下開始抱起吉他試著自己寫歌,沒想到一周之內就寫了 四首,從此才思敏捷,一發不可收拾。也就是在那時,她才發現自己在 "呼吸"時實在是太忽略了自我,甚至忽略了自己是女的這個事實,從嗓音 到想法一味向男性化靠攏。 "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優秀的女性搖滾音樂家,她們的成就一點也不比男性 差,甚至由於女人天生要比男性更細膩、敏感,她們的音樂也往往更透徹 、富衝擊力。作為女性,我就應該去作這樣的音樂。"就這樣,一位難得 的創作女歌手誕生了。 至今蔚華已經出版了兩張個人專輯。第一張《現代化》曾被海外的媒體 評為"95年世界上最值得一聽的女性搖滾作品之一",與蔚華最欣賞的 Alanis Morissette並列。在內地也掀起了一股討論的高潮,有人認為是 經典,臭罵的卻也不少。 蔚華毫不諱言這張唱片賣得不夠好的事實,但她一如故我,心裏想的只是 下次如何能讓音樂更貼近自己的想法。接下來的這三年功夫,她幾乎都用 在了籌備下一張唱片《酸雨》上,完成作品、參與編曲,再和製作人祝曉 民討論、互相啟發、爭吵,最後與北京的Blues樂隊"節奏之犬"合作錄製完 成。 這張唱片剛剛上市不久,現在討論銷量還為時過早,但它要比《現代化》 更精彩、更完美卻已經是公認了的。仍舊是充滿女性直覺,但要更直接, 而政治已經完全不是蔚華所關心的內容了,她的眼光要放得更遠更廣, 正如"海旱"裏所唱的,"女人是潑出去的水/男人被萬歲",她已經全部完 成了向一個成熟敏銳的女性搖滾音樂家的轉化。蔚華的歌裏常常出現大段 的英文段落,這與她的教育背景有關係,也與英文唱起搖滾來更"過癮" 有關。英文與中文的發音位置不同,而蔚華一直試圖在兩者之間找到 統一之路。這一回她的嘗試效果頗為不俗,輕鬆又隨意、有時有點情緒化 的演唱穿插在非常自由優美的旋律中,包裹著祝曉民簡潔的編曲,以 民謠式的曲風為根基,加些迷幻、加些噪音和電子,在內醒與狂放之間 搖擺,讓人無法歸類──或許叫Alternative─Folk Rock比較合適吧! 蔚華甚至給已故的以色列前總理拉賓寫了一首歌,"這張唱片出了我一定 會寄給拉賓夫人一張,她聽不聽是另一回事,我可是認認真真要寫給拉賓 的。"她的口氣讓誰都聽得出來,這是一個自信、堅強、生氣勃勃的女人。 對,她一直都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75.251
文章代碼(AID): #11gVmJBW (China-Rock)
文章代碼(AID): #11gVmJBW (China-R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