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為何要有科普 ??

看板DiscoveryNGC (Discovery/國家地理/旅遊生活頻道)作者 (呼倫貝爾大風車)時間17年前 (2008/06/29 01:51), 編輯推噓3(3011)
留言1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0 (看更多)
科普,為何要有科普? 這幾天看著NGC跟探索頻道,一邊想著這問題,為了找解答, 還跑去圖書館翻一整年份的《科學人》雜誌。 可惜研究這方面的論文不多,所以能找到的解答很少, 卻也讓我找到未來可以研究的主題與方向。 看著科普節目,不時會冒出一些問號:這些節目會是誰在觀賞? 觀賞這些節目的這些人可以得到什麼?為何節目大多是從英美的角度看世界? 為何不是從台灣本土的角度看世界? 看著NHK所製作的節目,從日本的眼光角度看世界, 再從我的眼睛看到日本人如何去觀察全世界文化。 雖然很多英文名稱是用片假名拼,讀音差異讓我笑的很開心, 但是他們的節目的確相當具有深度,從他們節目也學到不少東西。 為何台灣必須得從外國人的角度、得看這些英文語言中文字幕的節目, 而不像日本一樣可以做出與NGC匹敵,甚至水準高過於歐美國家的科普節目呢? 台灣的高科技與技術,不也是與世界同步,甚至贏過英美? 看著《科學人》雜誌,感覺他是寫給物理系的學生看的, 裡面介紹了不少有關量子力學與相對論等理論研究。 算是有點深度,必須有點背景底子的人才了解他所介紹的東西, 一般大眾有些東西會看不懂或是很難理解。 但已經比課本的東西好吸收理解了,我看的有點累。 而科普節目呢?是否也需要一點背景才能了解它的內容呢? 科普節目放在電視頻道播放,主要用意就是給一般大眾觀看, 裡面的節目幾乎都很適合闔家觀看。 除了一些深夜時段的節目,例如探索頻道的《鬼影森森》《罪犯二十二級剖析》等等。 介紹的建築工程與創新科技,假如給理工背景的人觀看,也相當適合, 雖然裡面沒有太多有關統計計算或是細節。 對於年齡層與收看族群,觀看動機與目的,觀看後感想, 我們該如何設計適合給台灣人的科普節目呢? 個人的一點小感想 XD -- [只有笨蛋才會拍照 !!] http://www.wretch.cc/album/kiai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9.14.128.115

06/29 02:08, , 1F
假如我們用那些節目的方式 介紹台灣高鐵或是世運主展場
06/29 02:08, 1F

06/29 02:08, , 2F
台灣人自己設計屬於自己的科普節目 可不可行呢 ?!
06/29 02:08, 2F

06/29 11:44, , 3F
很多人都說,學物理、化學有啥用,微積分有啥用
06/29 11:44, 3F

06/29 11:44, , 4F
我覺得科普節目可以讓大家知道事物背後用到的科學
06/29 11:44, 4F

06/29 11:44, , 5F
可惜的是台灣真的做很少,不然就是太兒童取向
06/29 11:44, 5F

06/29 12:40, , 6F
曾經看過一些新聞節目 會報導NHK或是NGC的自然科學節目
06/29 12:40, 6F

06/29 12:41, , 7F
可是大多都是蜻蜓點水的點心 並沒有深入的報導或是導讀
06/29 12:41, 7F

06/29 12:44, , 8F
無意間看到公視有個"流言追追追"算是科普節目
06/29 12:44, 8F

06/29 12:45, , 9F
可是裡面許多點子大多是流言終結者的梗
06/29 12:45, 9F

06/29 12:47, , 10F
而且做的像是高中科展的樣子...適合國高中生觀看
06/29 12:47, 10F

07/13 19:37, , 11F
台灣贏過英美?
07/13 19:37, 11F

07/13 19:38, , 12F
台灣沒那個錢做得好吧?要各方面的製作人才。
07/13 19:38, 12F

09/02 14:38, , 13F
台灣的菁英都去當工程師或醫生了...
09/02 14:38, 13F

09/02 14:38, , 14F
真正應該需要精英的基礎科學研究反而沒有啥興趣
09/02 14:38, 14F
文章代碼(AID): #18PdeMm8 (DiscoveryNG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PdeMm8 (DiscoveryNG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