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英導演只花2200台幣 拍殭屍片

看板Indie-Film (獨立電影)作者 ( ̄﹁ ̄)時間16年前 (2009/08/11 12:53), 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MIYAMOTO (Waiting......)》之銘言: : ※ 引述《showgrace ( ̄﹁ ̄)》之銘言: : : 大部分,身上有2200元的台灣導演,不會去拍「科幻恐怖片」, : : 他們會去拍紀錄片,或是拍自己的爸爸,媽媽,阿公,隔壁的外籍新娘...的故事。 : : 因為老師是這樣教他們的。「你要先從身邊的事物開始拍,台灣電影的傳統是人文氣息」 : : 所以當你要拍恐怖片,沒有老師可以教你。當你拍出來了,也沒多少人懂得欣賞, : : 如果那是你的第一部片,難免充滿瑕疵,大部分長者,學者,都會定睛在那個瑕疵上, : : 百般調侃的告訴你「早告訴你不行了吧!哈哈哈~!沒關係啦!學到一次教訓就好, : : 乖乖回家去拍自己的爺爺,或是自己失戀的故事吧!」 : : 所以,「用小成本拍電影」,台灣導演很會,電影學院的老師很會,也很懂, : : 大家很樂意教你,這是台灣電影圈一脈相傳的優良傳統,也是特色,是在國際影展上 : : 大放光芒的主因,大部分線上的新銳導演,想成功,就要走這條路。 : 我剛好是學院派 : 我印象中老師可從來沒說過什麼用小成本拍電影 : 或是拍身邊的人這種話 : 也沒說過什麼台灣電影的傳統是人文氣息 : 事實上,台灣的電影根本沒什麼傳統 我也是學院派的,每個人對老師說的話都會有不同的詮釋, 我想我把老師口中所謂的「務實」和「小成本」畫上等號了,在此道歉。 : 關於成本的部份 : 我有個老師說過 : 當你拿到一千萬 : 但你的片要花兩千萬時 : 你是要將就硬著頭皮去拍 : 還是要想其他方法? : : 我覺得柯孟融導演很勇敢。《絕命派對》的製作公司也很勇敢。他們不打算走這條路。 : : 這部片裡面有很多瑕疵,電影學者、影評人定睛在這些瑕疵,以及他失敗的票房上, : : 根本不屑討論這部電影。輿論上的冷潮熱諷遠多過建設性反思。 : : 因此台灣電影圈,並沒有因為這部電影,而對「驚悚恐怖片」,有更多的經驗累積。 : : 不去反省,進步的結果,就是下次國片再拍驚悚恐怖片,還是會一樣難看。 : : 台灣需要多幾個像是柯導演這樣的人去衝撞這個環境。 : 所以你認為這部片有什麼過人之處嗎? : 就是很勇敢? : 那台灣很多電影都很勇敢啊 : 或者你的意思是“勇於以低成本拍攝類型片“? : 那充其量也只是畫虎不成反類犬 ^^^^^^^^^^^^^^^^^^^^^^^^^^^^ 我想說的就是這個。 也許你對我的想法沒興趣, 但是,就我所知,我身邊有很多人,真的很想拍恐怖片、 西部片、黑幫片、甚至忍者片,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 有很多人因為擔心畫虎不成反類犬,所以放棄了, 或是嘗試了,但是效果很糟,所以還是放棄了。 最後還是回到挖掘自己的人生,試著去捕捉自己最熟析的題材。 用這種「挖掘自己身邊的題材」來「練功」。 這樣做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你把「類型」當作電影呈現的一種工具, 當你在想一個故事之前,能夠立即想像出某種觀眾熟析的類型,把這個故事包裝起來。 這是需要花長時間練習的。 我發現台灣很少有導演會利用「類型」來「練功」。 很少有導演純粹只是想要練習某種類型的心態,來拍片。 有,但是不多。 另外,我絕對沒有任何比較的意思,所有想要拍片的人,都很勇敢。 只是我認為那些勇於嘗試類型的人,又多了一份「勇於嘗試」的勇敢。 : 我沒有看過那部花2200元拍的電影長什麼樣子 : 他會成功也許只是“超低成本拍片“這樣的噱頭 : 也或許他在粗糙的質感包裝下其實有其內涵 : 柯孟融也是學生時代就在拍恐怖片出身的 : 他那時也許比較清楚: : “在極有限的情況下能夠做些什麼?“ : 而當時眾多的人也以寬容的眼光看待他: : “哇!原來學生可以拍這樣的電影“ : 但當他要經營起商業電影時 : 又怎麼能夠乞求觀眾、影評人、學者: : “不好意思!小弟我第一次拍劇情片,請大家多多包涵,這次拍不好下次改善“ : 觀眾付錢進戲院就是想看預期的東西 可能是我的文章表達有誤,讓您有了這樣的想法,再次道歉。 我想傳達的並不是「影評人與觀眾的憐憫與同情」, 而是, 「大家有沒有辦法一起想一想,這部片為什麼會那麼難看,如果以後我們想要拍類似的片 ,要如何讓他好看?」 因為如果大家不去想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會漸漸變成: 「台灣拍的類型電影都很難看,以後我們就別拍類型了吧。」 我真的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 你沒讓他得到預期就大鑊了,票房當然差 : 不然就去走影展看看啊 : 現在國際影展都很喜歡做文化專題 : 金馬影展有放過義大利西部片,還有馬來西亞詼諧恐怖片 : 這些電影在類型影片的包裝下,呈現了自己國家的電影文化 : 那,絕命派對有嗎?我不知道 沒有。 絕命派對沒有,所以我說了,他失敗了。 事實上之前有一部更爛的恐怖片叫做《絕魂印》,他更失敗。 我想說的是,在放棄之前,我們是不是要有更多的嘗試? 我們該怎麼做? 是不是應該要討論看看? 抑或是…管他去死?我不擅長類型所以我不要類型? 我十分認同您的這句話: 「用類型電影包裝,來呈現自己國家的文化」 你知道這樣會有什麼好處嗎? 用類型包裝的電影,會有更多人想看。 這個我就不應該贅述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183.37

08/11 13:13, , 1F
因為 類型片 的難度 高於 個人創作 ......
08/11 13:13, 1F

08/11 14:14, , 2F
樓上一針見血!
08/11 14:14, 2F

08/12 01:40, , 3F
推文支持 很難得的想法 的確不能先固步自封
08/12 01:40, 3F

08/13 04:47, , 4F
我一點也不覺得用畫虎不成的類型電影來練習是沒有意義的 :)
08/13 04:47, 4F

08/13 04:48, , 5F
如果有看過hot fuzz導演拍的第一部學生電影槍戰片
08/13 04:48, 5F

08/13 04:49, , 6F
那些hot fuzz中的節奏和喜感早就從那時候就在慢慢累積了
08/13 04:49, 6F

08/13 04:50, , 7F
難度的確高,但或許就是因為那樣,所以需要更多這樣的練習
08/13 04:50, 7F

08/13 21:44, , 8F
推hot fuzz 如果你要每部片都能呈現國家文化我覺得就太多
08/13 21:44, 8F

08/13 21:45, , 9F
包袱了 不是每個人都適任導演 或者是說火侯問題
08/13 21:45, 9F

08/13 21:47, , 10F
但不給機會或用別的角度去思考 那電影就失去更多可能性
08/13 21:47, 10F

08/14 22:57, , 11F
我想柯導演應該不會為了想"練習類型"而拍片吧
08/14 22:57, 11F
文章代碼(AID): #1AWFbKnx (Indie-Film)
文章代碼(AID): #1AWFbKnx (Indie-Fi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