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羽泉]感覺不到你

看板LyricsStudy作者 (Creep)時間16年前 (2008/11/01 06:47),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這是1999年,【野孩子】的歌。 當時似乎是某個花系列連續劇的主題曲。 【野孩子】後改名為【羽泉】,印象中有和蘇慧倫合唱「還剩下什麼」 詞曲都是陳羽帆與胡海泉 ==================================== (第一段) 我怎麼感覺不到你 曾經你就是我的空氣 因為你的愛 我才呼吸  我怎麼感覺不到你 你說過相愛的人有默契  所以你的沈默 也變成了愛情 (第二段) 我們的問題在於你 若遠若近的距離 在於我對愛情的 還不確定 在每個執著等待的夜裡 如果你願意 我可以堅持著不哭泣 (第三段) I wanna bring you into my heart 我是否還是你的唯一 別再讓這樣的傷痛再繼續 別讓我真的感覺不到你 I wanna bring you into my heart 我是否還是你的唯一 別再讓這樣的傷痛再繼續 別讓我真的感覺不到你 (第四段) 我怎麼感覺不到你 你說過相愛的人有默契 所以你的沈默 也變成了愛情 =================================== http://tw.youtube.com/watch?v=8uJadJRXufw 先稍為離題一下:MV導演為袁緒虎,風格會偏非主流的呈現方式 (我所認為的台灣主流MV風格,大多都是在拍歌手、塑造歌手在歌曲裡的形象與動感) 首先,用三種顏色,分別代表這首歌四個段落的不同風格 第一段是呢喃般的唱法,配上蕭條的曲風,就像是 以存在較為捉摸不定的素材(空氣、默契)與愛情做連結,來應對「感覺」 事實上,從歌詞裡的表達,以及像是喃喃自語的這個段落, 是詮釋出對於情人的全心全意 (情人是自己仰賴維持生命的空氣) 然而,下一句卻又拉開了一些曖昧的空間 (這裡的「沉默」讓兩人之間出現距離) 到了下一段,較像敘事情緒的唱法,節奏性也稍微加強了些。 以故事性邏輯來看,「問題」-也就是歌曲變成故事的靈感來源-就是第二段 若即若離-前面提過「曖昧的空間」-讓人既沒辦法輕易放棄,卻又不知如何更進一步, 從第二句的「在於我對愛情的 還不確定」,可以判斷對方對自己造成明顯的影響 然而,從第三句看來,這並未使自己無法忍受而退出, 所以明顯較為激情的副歌第三段便是對於改善這種狀態的渴求: I wanna bring you into my heart 我是否還是你的唯一 別再讓這樣的傷痛再繼續 別讓我真的感覺不到你 如果兩個人鼻頭碰鼻頭般的感覺彼此,在那樣極為靠近的距離裡, 一定是眼中只有彼此,彼此也清楚對方眼中有自己的吧! 而第四段又回到較為呢喃的唱法與曲風,與第一段相呼應般的 而從最後一句看來,這段關係仍然是「祈求改善」的狀態: 愛情繼續中,仍然在渴望縮短那樣令人痛苦的距離 (當然,歌詞裡沒寫出來的,也可能有「不然就讓我徹底放棄吧」的隱藏意思) 另外,這首歌的押韻是「伊」 我認為剛好咬牙的發音方式,對於歌曲中要詮釋的痛苦與訴求感,有著稍許的關連性 就我自己來說,在那年的華語歌裡,能有這樣完整度高的歌曲, 實在值得國內作詞作曲者多加學習。 -- 音樂漫畫板新開幕! 所有跟音樂相關&音樂主題的動漫作品,都可以在此討論喔!   卡漫夢工廠 卡通, 漫畫, 動畫   C_Center 綜合 Σ卡漫綜合專區   MusicComic 綜合 ◎這裡是音樂漫畫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0.195.94 ※ 編輯: lovefreecat 來自: 122.120.195.94 (11/01 14:49)

11/02 01:52, , 1F
你也有提到唱法的心得 很豐富的心得阿 XD
11/02 01:52, 1F
文章代碼(AID): #192_kVfA (LyricsStudy)
文章代碼(AID): #192_kVfA (Lyrics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