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台灣各大螢幕與各IMAX廳簡要資料

看板Nolan作者 (Mind_steam)時間12年前 (2012/07/25 01:30), 編輯推噓5(5011)
留言1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EnPei (Step by step)》之銘言: : 依照板友newline在Theather板 #1FecBYGn 提供的資料 : 我畫了一張《台灣各大戲院巨型銀幕比較圖》(主要是IMAX比較圖) : 本來是利用來跟朋友解說真實IMAX與數位IMAX的差別~ : 想說順便拿來分享給大家 : 再次謝謝newline   其實IMAX的重點不只是大而已,如果說像是Flat(1.85:1) 或是Scope(2.39:1)這種比例是把傳統比例(1.375:1)的「視野」 往左右拓寬,讓視野變得寬廣;那麼IMAX就像是在說「我還要更 大的視野!」。和克里斯多夫諾蘭長期合作的攝影指導華利費斯 特在拍黑暗騎士時就曾經說過因為IMAX預期規劃的視野是更大的, 所以使得在拍攝時工作人員和器材要躲攝影機的拍攝都變得很難。   但是現在因為IMAX DMR影片(註)越來越多,使得很多人對 於IMAX的印象變得只不過是銀幕作得非常大。這對一般戲院影廳 其實不見得公平,雖然IMAX DMR確實也比一般戲院的看起來更大 沒錯。但是這不只是因為IMAX銀幕比較大而已,事實上如果以 IMAX DMR影片的狀況純就畫面投影出去的大小來說,某些戲院的 最大廳可能不輸投在IMAX的標準銀幕上的大小了。IMAX看起來大 還有一個秘訣,那就是在板上262篇的影片裡有提到的:正規膠 卷IMAX影廳的座位坡度比一般戲院明顯大很多,而且銀幕稍微向 觀眾席傾斜,所以視覺上看起來硬是特別巨大。但是數位IMAX顯 然不在此限。因為嚴格說起來數位IMAX(IMAX Digital)和傳統 IMAX根本可以說是IMAX公司旗下的不同產品。 註:IMAX DMR是加拿大IMAX公司在1990年代發展出的格式,透過   IMAX獨家的轉換技術將原本35mm的電影以IMAX規格轉曝光到   70mm底片上。IMAX公司聲稱他們的轉換技術可以提升原本的   畫面品質。但是一部分IMAX DMR版本的影片為了能夠更填滿   IMAX規格的銀幕,片商將原本的畫面重新裁切,使得畫面的   原始構圖被破壞,少掉了部分畫面範圍或是多了原本不該讓   觀眾看到的畫面範圍、亦有兩種狀況皆發生的可能。這實在   是很糟糕的現象。不過由於IMAX用於商業映演的名氣越來越   為消費者所知,現在也有些電影雖然並非原生IMAX攝製,但   是導演仍準備了為IMAX設計的額外構圖擴展範圍,如日前上   映的「蜘蛛人:驚奇再起」就有部分片段在IMAX影廳(包含   IMAX Digital影廳)會往上下擴展,使畫面比例從2.39:1變   成1.9:1。   IMAX Digital的影片經過特別處理,由兩臺2K解析度的數位 影院投影機投射。其實這兩台投影機和一般的三片式DLP數位影 院投影機沒有太大的差別,重點在於兩台投影機的影像同時投射 在銀幕上同樣的位置,但是其實像素有稍微的偏移重疊,如此播 出經過特殊處理的影片,IMAX公司聲稱他們的IMAX Digital技術 能夠使得解析度、對比、亮度都獲得提升,使得IMAX Digital版 本的電影比一般電影院的數位版看起來畫質更好。   所以雖然IMAX Digital的確有預留擴展上下畫面的空間,但 是一來仍不符合傳統IMAX格式比例(1.44:1):因為受限於現今 三片式DLP數位影院投影機當中DMD反射板的原始畫面比例(1.9:1), 也受限於要方便讓一般大型影廳也可以改裝成IMAX Digital影廳; 二來既然要方便讓一般大型影廳也可以IMAX,那超大坡度座位這 點當然也就不見得能有了。   所以對我個人來說,我會說IMAX Digital不是傳統IMAX,但 是是掛著IMAX這個品牌的加強版數位放映。國內外很多人戲稱 IMAX Digital是LieMAX,但是其實嚴格說起來IMAX公司沒有騙人, IMAX Digital仍是IMAX旗下的格式,只是它和傳統IMAX不一樣, 只是IMAX公司和戲院業者刻意不解釋清楚。 : 圖片塞了很多資訊,也前後改了好幾個版本 : 目前應該是最終版,短期內不會再塞東西進去了....Orz (圖越畫越大) : 僅供大家參考~ : http://pic.pimg.tw/enpei/1343130323-3773059414.jpg
: 如有問題麻煩請指正哦~謝謝~ 圖中標示35mm膠卷片幅大小的數字是正確的(在變形寬銀幕格式 下的情況),但是影像的位置和範圍不對,影像的左側到齒孔間 應該有個不到3mm的間格,是預留給類比聲軌的,還有就是影像 看起來應該是所有物體看起來都橫向縮減了一半的大小(換句話 說:影像中所有物體都縱向變成了兩倍高),因為變形寬螢幕格 式(Anamorphic Format)之所以叫變形寬銀幕格式是因為它使 用了變形鏡頭,在放映時必須透過變形鏡頭向左右擴展兩倍寬才 會變成原本的畫面(放映比例:2.39: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35.198.202

07/25 01:37, , 1F
推~ (其實沒看很懂...)
07/25 01:37, 1F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111.235.198.202 (07/25 02:25)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111.235.198.202 (07/25 04:00)

07/25 20:40, , 2F
好複雜 衝大直美麗華就對了嗎?(誤)
07/25 20:40, 2F

07/25 23:36, , 3F
以TDKR來說其實沒有誤。甚至可以偏激點當做TDKR全國只有
07/25 23:36, 3F

07/25 23:37, , 4F
大直美麗華IMAX影廳有上映,畢竟那是導演希望觀眾能看到
07/25 23:37, 4F

07/25 23:38, , 5F
的樣子。只是考量到膠卷IMAX影廳的數量在全球很有限,導
07/25 23:38, 5F

07/25 23:39, , 6F
演和攝影指導在構圖時顯然必定也有針對一般影廳的呈現作
07/25 23:39, 6F

07/25 23:40, , 7F
妥協。但TDK以及TDKR的最佳選,終究都是膠卷IMAX版本。
07/25 23:40, 7F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111.235.210.215 (07/26 01:36)

07/28 21:28, , 8F
推 剛爬完了這篇 好棒的解說~ 雖然的確較複雜...
07/28 21:28, 8F

07/28 21:28, , 9F
個人最大的收穫是 看來坡度是銀幕大小外的另一重要關鍵呢
07/28 21:28, 9F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111.235.199.217 (07/29 05:45)

07/29 05:59, , 10F
另外就是知道了 某些非IMAX攝製的片 也會預留部份畫面~
07/29 05:59, 10F

07/29 23:42, , 11F
但是要注意不是只要有額外可視範圍的電影都是導演的意圖
07/29 23:42, 11F

07/29 23:43, , 12F
,有些是片商自作主張增加了原本不在構圖範圍內的部分到
07/29 23:43, 12F

07/29 23:44, , 13F
IMAX DMR版之中。而且就如前述,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減少
07/29 23:44, 13F

07/29 23:45, , 14F
、也有可能兩種現象同時存在(整個構圖範圍被重新切割)
07/29 23:45, 14F

07/29 23:45, , 15F
07/29 23:45, 15F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111.235.214.91 (07/29 23:45)

07/30 01:03, , 16F
喔喔!瞭解~ :P
07/30 01:03, 16F
※ 編輯: mindsteam 來自: 111.235.214.91 (07/30 04:52)
文章代碼(AID): #1G3jlC4h (Nolan)
文章代碼(AID): #1G3jlC4h (No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