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研究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賤民)時間4年前 (2020/05/03 17:21), 4年前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7/36 (看更多)
根據「沈雕龍、林惟萱 - 千人交響的救贖與超越」所作的補充說明 [前言] 這是根據沈雕龍與林惟萱於TSO 2019年下半年樂季手冊中,所發表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解 說–《千人交響的救贖與超越》所作的補充說明,原文現已在官網公開,一般民眾皆可免 費下載。 https://tinyurl.com/y7ald3ax [原文及註解] 千人交響的救贖與超越 第八號交響曲 《千人》 撰文/沈雕龍(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博士)、 林惟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碩士) 第八號交響曲創作於1906 年夏季,隔年完成管弦樂配器。在第五、第六和第七號交響曲 連續三首純器樂之後,馬勒重拾他擅長的人聲交響創作,將這種從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以 來建立的傳統,推向一個新的高峰[註1]。1910 年9 月12 日,馬勒親自指揮了作品在慕 尼黑的首演,獲得巨大的成功;他認為第八號交響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wichtigstes Werk),是自己的「巔峰之作」(opussummum)。 [註1] 此一說法並不少見,其主要目的是想表達馬勒第八有傳承貝多芬第九之意,以突顯此作在 同類型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在二十世紀初那浪漫晚期大型管弦樂團的潮流中,馬勒的第八號交響曲也有著不同凡響的 編制,除了標準的弦樂配置之外,還包括了:至少兩把短笛(其中一把兼奏長笛)和四把 長笛、四把雙簧管和一把英國管、至少兩把降E 單簧管和三把降B 單簧管加上一把低音單 簧管、四把低音管加上一把倍低音管;八把法國號、四把小號、四把長號、一把低音號; 打擊樂器除了常見的定音鼓、大鼓、鈸、鑼、三角鐵之外,還有鐘琴、低音鐘、鋼片琴; 撥弦樂器除了常見的豎琴外,還有往往在歌劇中才會見到的曼陀林;最後,原本不屬於管 弦樂團的鋼琴、風琴、管風琴等鍵盤樂器,亦加入了編制當中。另外還要再加上在舞臺外 (觀眾席間)演奏的第二銅管樂團,包括了四把小號和三把長號[註2]。除了上述器樂之 外,這首交響曲還運用大量人聲,包括了兩個混聲合唱團、一個童聲合唱團、三位女高音 、兩位女低音,以及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各一位。首演的時候,舞臺上共有858 位歌 者和171 位器樂演奏者,加上擔任指揮的馬勒本人,演出的音樂家高達1030 人[註3]。因 著這一盛大的聲勢與場面,馬勒的慕尼黑經紀人將第八號交響曲宣傳為「千人交響曲」( Sinfonie der Tausend),為這首交響曲添上至今依然顯赫的名聲 [註4]。 [註2] 以作為篇幅有限的解說手冊而言,這段對於樂器數量配置等相關資訊,似乎沒由必要敘述 的如此詳細。 [註3] 最終演出人數可能非一開始作曲家就能確定,推測應該是在排練時逐漸增加之結果。 [註4] 也是一般人由於這「盛大的聲勢與場面」,加上當年經紀人過度誇飾的宣傳性標題,導致 容易對第八號產生誤解和迷惑。事實上,這部交響曲應該稱其為「愛之交響曲」,或加上 副標題「永恆的愛」,會更貼近作品所想傳達的理念。雖然這點作者之後會有說明,但比 起敘述一堆樂器數量名稱,這點反而應該先在文章中特別強調的,也藉此修正一般人先前 的錯誤理解。且要說「千人」是一般大眾比較喜歡,且能接受的標題 。那繼續沿用並無 不妥,主辦單位也好以此作為宣傳手段。但作為音樂評論家或相關研究學者,對於「千人 」背後的真正含意,還是要能闡述清楚才是。 除讓人印象深刻的顯赫聲勢之外,一部好的作品還需具備相當的品質。品質是一個很抽象 的概念。若借用德國社會學家埃利亞斯(Norbert Elias)的觀察,(至少在西方)藝術 作品中所謂的品質,指的往往是「深度」(Tiefe)與「嚴肅性」(Ernst)。這種的品質 ,確實反映在馬勒第八號交響曲的歌詞裡。馬勒選擇了來自拉巴努斯(Hrabanus Maurus )總主教於809 年為天主教聖神降臨節創作的拉丁文讚美詩《請求造物聖神降臨》(“ Veni, creator spiritus”),做為交響曲第一部分的歌詞,其內容為祈求天主能以神性 之愛帶領世人走向拯救之路。第二部分的歌詞,則來自歌德(Johann Wolfgangvon Goethe)1832 年的德語悲劇《浮士德:悲劇第二部》(“Faust. Der Tragodie zweiter Teil”)的最終景。相對於第一部分讚美詩的靜態感,第二部分的戲劇本質傳遞 出更多的動態變化,其前情不可不知。在歐洲的傳說裡,浮士德是一位與魔鬼交易、出賣 自己靈魂的人物,在歌德《浮士德:悲劇第一部》(“Faust. Der Tragodie erster Teil”, 1808)中,浮士德為了追求愛情,造成葛麗卿的枉死;在第二部中,他又為了追 求藝術之美、人間的成就,為他的妻子海倫和幫助過自己的老夫妻帶來了死亡。馬勒第八 號交響曲第二部分的主旨,要在這個前情下理解到:因著這些負罪的行為,浮士德本應隨 魔鬼墮入地獄,卻因為他持續地爭取自由和生存,最終獲得神的沐福;悲劇第一部中的葛 麗卿甚至重新出現向聖母求情,讓這位象徵永恆的天主之愛的永恆女性,將浮士德的靈魂 導入榮光之境而升天[註5]。 [註5] 這段是說,馬勒第八號是一部好作品。因為它具有相當高的「品質」〈即「深度」與「嚴 肅性」〉,這點從《請求造物聖神降臨》與《浮士德:悲劇第二部》這兩個文本的採用可 獲得證明。但不僅如此,馬勒還將運用其音樂語法更進一步的闡釋,這點作者在下一段會 作說明。 這兩篇差距一千多年的文字的共同想法是:相信愛的寰宇救贖力量。然而,馬勒進一步用 他非常個人的手法,將原先九世紀的拉丁文歌詞中較為抽象的象徵意義,和十九世紀更為 明確反映現實社會現象的德語文學名作,天上地下縱橫古今地串連在一起,凸顯出來的理 念是:活在當下的世人應以自強不息的積極奮鬥,來實現神性的愛與救贖。這份精神,在 馬勒筆下還透過大型交響樂的語法得到了融貫與昇華[註6]。 [註6] 兩個相距千年的文本都相信「愛的寰宇救贖力量」,馬勒便以他的理解,透過音樂連結使 這精神得以「昇華」。其理念便是:「活在當下的世人應以自強不息的積極奮鬥,來實現 神性的愛與救贖。」因為作為藝術創作中,關於神性的「愛與救贖」,都是非常嚴肅深刻 、崇高神聖的主題,是以非相當長度和龐大結構足以闡述。這或許也可以解釋,馬勒為何 構想將編制擴大到如此程度之故。 第一部分:在管風琴降E 大調和弦如銀河星毯鋪襯下,兩合唱團唱響「請求造物聖神降臨 」(Veni, veni creatorspiritus)。這部企圖容納全宇宙之聲的作品,以浩大聲勢揭幕 ,而「請求造物聖神降臨」主題將在奏鳴曲式的第一部分充分展開,其中兩次「請求降臨 」(Veni)先下行四度而後向上七度的音程動機,將貫穿全曲,串起交響曲的兩個部分 [註7]。獨唱女高音率先唱出的「神聖的恩典」(Imple superna)[註8],是與第一主題 對比的溫柔第二主題。發展部以伴隨著鐘響的樂團間奏開展 [註9],在獨唱者與合唱團唱 出從「請求降臨」主題變化而來的「請點亮我們感官之光」(Accende lumen sensibus) 時[註10],E 大調聲響如浪濤襲來,童聲合唱也加入行列,在最後兩混聲合唱團以雙重賦 格對位演唱時,閃亮突圍[註11]。此時發展部也逐漸來到情緒高點,隨後「請求降臨」主 題再現[註12]。隨著觀眾席第二銅管樂團加入,承接了童聲合唱團的「榮耀天主聖父」( Gloria Patri Domino)[註13],歷時近半小時的第一部分在燦爛聲響中結束,聽者宛若 經歷一場洗滌心靈的盛大典禮,就像魏本(Anton Webern)形容的感受:「仍然被它徹底 擊倒。」 [註7] 「請求造物聖神降臨」主題就是第一部的「第一主題」,下行四度而後向上七度的音程動 機就是所謂的「Ve-ni-Ve句型」。而串起交響曲兩個部分的是「點燃光亮動機」,它也是 根據「第一主題」變化而來。 [註8] 第 46 小節 2:59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79
[註9] 發展部是從第 169 小節開始 9:24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564
。 [註10] 第 261 小節 14:06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846
。 [註11] 也就是馬勒指示的「刀切奶油」的效果,分表現在第 333 小節 16:21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981
;第 343 小節 16:4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000
;及第 349 小節 16:52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012
。 [註12] 第 365 小節 17:25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045
。 [註13] 第二銅管樂團加入是第 564 小節 25:4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547
,樂曲 已即將進入最終高潮短落,所以此處是遺漏「再現部」及「尾聲」。且「承接了童聲合唱 團的「榮耀天主聖父」(Gloria Patri Domino)」這句並不準確。正確來講,童聲此時 唱的是 "Gloria, in saeculorum saecula, Patri, in saecula",並與第二銅管樂團以 「點燃光亮動機」形成對位 。 第二部分「《浮士德》最終景」在降E 小調沉緩的樂團導奏中開啟。緊接著的第一大段落 ,有兩度上下行「永恆」(Ewiger)動機[註14]貫穿其中,這裡傳達的是一幅茂林、岩壁 之景,在男聲合唱團歌頌荒野與天主之庇佑後[註15],感奮的神父(男中音)詠出「永恆 的歡喜之火」[註16]與沉思的神父(男低音)吟出「如我腳下岩壁的裂縫」[註17],兩者 以不同方式闡釋了天主之愛的威力。小號奏出第一部分的「點亮」(Accende)主題,聲 響頓時轉入大調而明亮了起來[註18]。隨後,樂團輕巧地接入第二段的詼諧曲,天使(女 聲合唱)與有福童子(童聲合唱)禮讚神聖救贖,並迎接崇拜瑪利亞的博士(男高音)[ 註19]。在對新生命與榮光的讚頌聲中,聖母悄然降臨,開啟了第三個段落[註20]。在豎 琴撥奏與小提琴悠悠旋律下,負大罪的婦人(女高音)、撒瑪黎雅婦人(女低音)、埃及 的瑪利亞(女低音)等三人,輪流歌詠並一齊為浮士德所愛的葛麗卿求情[註21];葛麗卿 (女高音)在曼陀林伴奏下進一步請求援救浮士德[註22],並換得聖母(女高音)應允: 「來吧!升到更高領域來!當他感受到妳,就會隨妳而行。」[註23]一切緩緩歸於寧靜, 並在崇拜瑪利亞的博士(男高音)的恩典歌聲中轉至大調[註24],隨樂團進入「神祕合唱 」(Chorus Mysticus)[註25]:綿綿私語逐漸在層層鋪墊的樂團聲響中累積起巨大能量 ,直至第二銅管樂團加入,堅定奏響全曲開頭的「請求造物聖神降臨」主題[註26],在磅 礡轟然的降E 大調全幅聲響中,昂揚著馬勒堅定的生命信仰。 [註14] 這裡的「永恆(Ewiger)動機」指的可能是「點燃光亮動機」。 [註15] 合唱從 36:41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201
第 171 小節開始,且此段合唱並 不只有男聲,還包含第一合唱隊的女低音聲部。 [註16] 第 219 小節 40:34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434
[註17] 第 265 小節 42:28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548
[註18] 這裡的「小號奏出第一部分的「點亮」(Accende)主題」是指第 357 小節 46:0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763
。但原作現在才寫到的「點亮(Accende)主題」 是來自第一部分,但在上一段文章解說第一部時卻又沒講,且在同一段又寫了個「永恆( Ewiger)動機」,如此描述很容易造成讀者混淆。會造成這種情況,推測是因為此篇文章 是兩位作者共同創作,彼此沒有協調完整之故 [註19] 第二段 (384-638小節) 47:1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830
[註20] 第三段是從第 639小節開始 53:1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197
。而「聖母 主題」出現是第 780 小節 57: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197
。 [註21] 負大罪的婦人(女高音)第 868 小節 1:01: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687
撒瑪黎雅婦人(女低音)第 906 小節 1:02: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747
埃及的瑪利亞(女低音)第 970 小節 1:04:0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847
[三重唱] 第 1023 小節 1:05:18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918
[註22] 正確順序應該是,葛麗卿(女高音)先在曼陀林伴奏下唱: "Neige, neige" ( 第 1104 小節 1:06:52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012
),接著升天的孩童們唱: "Er ü berwächst uns schon" ( 第 1141 小節 1:07:3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057
),之後葛麗卿再唱 "Vom edlen Geisterchor umgeben" ( 第 1206 小節 1:08:49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129
)。 [註23] 第 1249 小節 1:10:5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253
[註24] 崇拜瑪利亞的博士(男高音)第 1277 小節 1:11:5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313
[註25] 「神祕合唱」(Chorus Mysticus)第 1449 小節 1:17: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647
[註26] 第二銅管樂團加入於第 1528 小節 1:21:3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890
[後記] 1. 全文分六段,各段大綱:一、二段簡易創作背景介紹。三、四段簡易歌詞文本介紹。 五、六段簡易樂曲解說。 2. 參考整本樂季手冊,平均每部演出作品的解說最多也就分到一至二頁而已。是以從原 文看得出來,礙於排版篇幅限制,針對樂曲部分各段落解析確實有些簡化省略,不能讓原 作充分發揮,還是有點可惜。但儘管如此能將作品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寫出,還算是有提 到重點。但嚴格來講,由於這類解說手冊,會針對其中仔細閱讀的觀眾畢竟還是少數,導 致解說者通常不會願意耗費太多心思投入其中而流於形式。更何況就一般程度樂迷來講, 估計95%以上都看不懂。即使像馬勒第八號在國內已有專人在做專門解析,相信不懂的還 是不懂。 網誌版: http://blog.udn.com/pariahfool/13346604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21.24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lmusic/M.1588497683.A.44F.html ※ 編輯: pariah (36.226.21.242 臺灣), 05/03/2020 17:26:03

05/03 18:31, 4年前 , 1F
評論樂評 又一篇!
05/03 18:31, 1F

05/03 22:30, 4年前 , 2F
推用心分析!我正在努力看懂!
05/03 22:30, 2F

05/04 12:48, 4年前 , 3F
堅持的華華必推!
05/04 12:48, 3F

06/02 20:29, 4年前 , 4F
還在?
06/02 20:29, 4F
文章代碼(AID): #1UheqJHF (clmusic)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UheqJHF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