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很奇怪

看板pts (公視)作者 (還是悲劇英雄比較吸引人)時間19年前 (2006/08/14 18:37), 編輯推噓1(105)
留言6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如果教育的某一部份 也包括讓學生可以學習/融入現有社會 以這點來看 導演跟老師因為下者未達標準而發脾氣 並不真的有很大差別 教育不可能 也不應該不包括如何融入現有社會 那是一種空想的傲慢 已經不是美好願景了 把學生成績當成業績更是一個應該的做法 重點不是該不該 而是怎麼作 如果教育真的不考量業績 那教育不會有任何改進的空間 因為台灣對於教育已經從以前單一的技術人員需求 轉變成心靈 創意 知識等多方需求了 如果不是感受到這種(業績/選票)需求 教育部也不會接納教改的聲音 所以為什麼(易智言)導演吼人大家會把她當笑話 老師吼人就變成童年創傷的根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1.4.11 ※ 編輯: bigbowl 來自: 59.121.4.11 (08/14 18:50)

08/14 20:18, , 1F
如果你的「成績」定義是在創造、理解、應用、品德等這些
08/14 20:18, 1F

08/14 20:20, , 2F
非學科知識的能力,我才會同意教師需要有業績的說法
08/14 20:20, 2F

08/14 20:21, , 3F
其實教育界已經有「教學績效評量」的呼聲了,只是從來
08/14 20:21, 3F

08/14 20:21, , 4F
沒有人想要認真的的去執行它,這才是問題所在
08/14 20:21, 4F

08/14 20:22, , 5F
另外,教育惟愛與榜樣,老師不是不能生氣,但是吼人是很
08/14 20:22, 5F

08/14 20:23, , 6F
不好的示範,對於兒少的心理發展更有不良的影響
08/14 20:23, 6F
文章代碼(AID): #14u59ZA4 (p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1
2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7 篇):
1
1
1
1
1
2
1
6
1
3
文章代碼(AID): #14u59ZA4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