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公視與華視合併計畫受挫 新聞部將搬回 …

看板pts (公視)作者 (photoshop)時間17年前 (2008/08/01 08:38), 編輯推噓3(3010)
留言13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uman (uman)》之銘言: : ※ 引述《histanley (photoshop)》之銘言: : : 公視什麼時候播過商業台的戲劇了我怎麼不知道?(HiHD頻道除外),大部份 : : 都是民間商業台會再拿公視的戲再來播吧!看看現在民視播的是什麼?後山 : : 日先照,更不用講之前危險心靈和米可,GO!都在三立播過。 : : 民間商業台進步的我覺得是promotion的功力,要說戲劇製作水準...老實說 : : 還有很大的空間,特別是很多商業台容易被一個成功模式綁死,然後就死抓 : : 不放玩到爛,這對於影視創作來說是很大的跼限,如果沒有公視,有那個電 : : 視台會願意接受墾丁天氣晴這樣的故事呢? 沒有的,公共媒體要做的,是在 : : 沒有商業營運壓力的狀況下,做出一些更大膽的嘗試,激發更多的創意,天 : : 氣晴的網站上有這麼一段話..."2004年時,豆導的腦子裡已經有一兩個構想 : : 。當時他考慮到,台灣的戲劇製作環境很弔詭,想作好戲,必須擺脫收視迷 : : 思,放眼台灣,只有公共電視有良好的製作條件。而且,在他的師友輩中, : : 和公視合作過的,都有很美好的經驗,更讓他對公視有信心。"在現在的狀 : : 況下,公視的規模太小了,小到快沒有存在感了,好好將華視轉型,一起打 : : 團體戰,創造更大的規模,才能刺激更多閱聽人知道原來有公共媒體的存在 : : ,這對於商業台來說也是一種良性的刺激,他才會知道,原來這樣的題材也 : : 是很多閱聽人所喜歡的,只是過去沒有勇氣去嘗試,這對於整個影視環境, : : 難道不是一個更為正向的循環嗎? : : 公共媒體的存在不是補其不足而已,是提升觀眾的品味,是能夠讓商業台也 : : 能拍出品質更精良的作品。 : 我並未否定公視的存在, : 確實公視因為政府補助可以承受比較大的收視風險, : 同時可以培養許多的演員, : 像周幼婷,張鈞甯(從公視的赴宴出來的),江祖平等等, : 也可以讓許多綠葉型的演員多一些演出機會, : 以延長他們的戲劇生命,必要時可以挑大任. : 題外話,豆導說不拍電視劇了. : 民間電視台也已經開始製播比較高品質的戲劇, : 像最近的新聞,八大開拍3齣金鐘單元劇, : 分別是馬志翔執導的《說好不准哭》、 : 鄭芬芬的《幸福動物園》及溫知儀的《幸福的鑰匙》 : 前兩個名字對熟悉公視的觀眾應該不陌生吧! 這種金鐘劇展之類的東西,從老三台時代開始就有了吧!比如說 以前的東森也製播過一陣子。只能說,是電視台想賺點面子用的 ,而且通常都放在很冷門的時候,看看能不能在金鐘獎撈幾個獎 座妝點門面,聊勝於無吧! : 三立八月份即將播出王小棣導演的波麗士大人 : ,以及不知何時播出,梁修身導演的比賽開始(公視合拍?) : 同樣兩個常出現在公視的名字, : 現在民間電視台也在做從前只有公視會做的事, 三立基本上受公視的影響蠻深的,除了住左邊住右邊整個製作 team移植過去之外,前前後後也買了大醫院小醫師、橘子紅了 、孽子、45℃天空下、再見,忠貞二村、米可,GO!、別再叫 我外籍新娘、危險心靈等戲劇,到最後甚至願意自己會開拍這 兩齣當然也是好事,我認為這就是對於商業台一種很正向的影 響,公共媒體就是要做那個源頭,不是只是孤芳自賞。 : 我不認為公視的規模太小, : 而且現行的戲劇大多由外製單位完成, : 根據前一陣子的新聞, : 公視馮賢賢經理說, : 不做八點檔連續劇的原因是資金不夠, : 我個人認為官方電視台 : 不容易獲得立法院同意補助的原因之一, : 是和民間電視台有利益衝突, : 一旦衝擊到民間電視台的收視率, : 就會面臨被砍預算的政治壓力, : 這種被利益團體稱做「與民爭利」的問題在其他領域也有. 更精確一點的數字是,要維持一個每天九到十小時新製節目的頻 道就要14億,如果要製作帶狀戲劇的話要再增加2~2.5億,這只 是一個最最基本的要求而已,跟國外一般公共媒體的規模還差的 遠了,還有我並不喜歡稱他為官方電視台,公視不是中央電視台 ,公視基金會也不是隸屬於政府的單位,公視所有的預算基本上 是採取定額法定捐贈的方式,除非是像之前的兩年數位電視特別 預算,不然基本上預算是有保障沒有辦法砍的,頂多就是凍結而 已,公共媒體的定位與任務和一般的民營商業媒體有很大的不同 ,關於利益衝突的爭議,這樣的壓力在日本NHK也有,但那也是 NHK做到了一定的規模和影響力,現在的台灣公視什麼都還不是 吧! 要談"與民爭利"真的還太早了,沒有被民營商業台壓死就算 不錯了,以現有的資源基本上要完成基本任務就已經很勉強,我 倒還蠻希望哪一天真的會具有"與民爭利"的實力,有本事就拿出 更好的內容來爭取觀眾,不是先忙著扣帽子,民是代表全民,不 是只有那些利益團體叫做民而已,公共媒體的任務也是要彰顯代 表全民的利益,當然在現行的民主制度底下,民意機關很容易被 利益團體的遊說影響力所把持,這是另外的話題,在這裡就不討 論了。 : 至於要提昇戲劇的水準, : 我認為可以由政府以補助金的方式完成, : 可指定開拍的題材, : 同樣可以降低製作公司的風險, : 直接受惠的製作單位更多. : 政府不必冒著經營電視台虧損的風險, 補助當然也是可以,比如說新聞局2003年的創意影音計劃就補助 了不少好戲,像是: 浪淘沙、美麗人生、孤戀花、聖稜的星光, 這些作品後來也都在金鐘獎佔盡鰲頭,的確是可圈可點的好作品 ,在補助之下也讓很多影視工作者真正能發揮理想,做出想做的 東西。 這當然很好,但也常常淪於一種個案式的補助,缺乏一個長期而 穩定的環境來厚植實力,這也是為什麼要有公共媒體來型塑這樣 的環境,我不知道這會有什麼虧損的風險,這個東西本來就不是 拿來賺錢的,而是一種文化上的投資,媒體不只是一個產業而已 ,也是一個社會文化的重要場域,兩邊的目標時有疊合時有衝突 ,公共媒體的目的就是要去折衝其中的矛盾,請注意,是折衝, 不是補不足而已,有時候的確是要補不足,但有時候也是把那個 可以疊合的餅做的更大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122.153 ※ 編輯: histanley 來自: 118.171.122.153 (08/01 09:06)

08/01 15:33, , 1F
邪靈斬
08/01 15:33, 1F

08/01 17:19, , 2F
另我覺得公視目前預算有限 和無線四台搶播奧運有需要?
08/01 17:19, 2F

08/01 17:22, , 3F
不如投注更大心力培養值得台灣發展基層運動 另華視和公視
08/01 17:22, 3F

08/01 17:23, , 4F
兩個綜合性公共台 實在無必要 加上其他族群綜合台 很難在分眾
08/01 17:23, 4F

08/01 17:24, , 5F
觀眾搶到收視 當初納華視進來就要做好規劃 華視若還是綜合台
08/01 17:24, 5F

08/01 17:25, , 6F
公視就應該轉型成新聞台(含運動、紀錄)
08/01 17:25, 6F

08/01 17:49, , 7F
公視沒有參與轉播~只要把華視的訊號拿到試播中的HiHD
08/01 17:49, 7F

08/01 17:49, , 8F
播出,因為這次北京出來的訊號都是HD訊號,也算是試
08/01 17:49, 8F

08/01 17:50, , 9F
看看體育內容在HD上的播出效果...
08/01 17:50, 9F

08/01 17:59, , 10F
綜合性頻道其實也可以區分...像BBC1和BBC2都是綜合
08/01 17:59, 10F

08/01 18:00, , 11F
但是定位略有不同,一個比較精緻,一個比較普羅...
08/01 18:00, 11F

08/04 16:29, , 12F
不禁想起當初建仔剛上MLB沒人肯轉,公視跳出來挑大樑
08/04 16:29, 12F

08/04 16:31, , 13F
作出聲勢後,ESPN就找上立委哭邀公視「與民爭利」了...
08/04 16:31, 13F
文章代碼(AID): #18abiGI7 (pt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abiGI7 (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