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我們都愛李泰祥

看板comment作者 (大叮噹)時間13年前 (2011/06/16 09:02),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去華山藝文特區金曲節,今晚的售票節目是「我們都愛李泰祥」,八點到十點 半,我差不多到八點五十才買票進場,漏了前面一段,但還是值得,太值得了。 台上出現的歌手有:許景淳、王柏森、林文俊、唐曉詩、陳永龍、林凡、戴愛 玲、萬芳、雷光夏,可惜我沒看到陳永龍與萬芳。 屏幕上有寫:「李泰祥...為台灣流行音樂樹立了不可思議的高標」,確然。 我每一次聽他的作品,都有新的體會與啟發。奇妙的是,我在演場會聽許景淳、齊 豫等歌手本尊演唱,次數似乎還多過聽專輯錄音,尤其一些較冷門的歌,更只聽過 現場沒聽過錄音。 李泰祥許多歌曲是拿本非歌詞的現代詩來譜,這本來就難弄,李卻磨了出來, 曲式與情調和尋常的流行曲大相逕庭,難記難唱,卻愈聽愈順、愈陳愈香,不僅做 出了獨特的風格,更簡直成就一套美學了。那個校園民歌的年代,眾人在探索、實 驗,一般歌手拿初學的樂器彈彈唱唱,李泰祥拿他古典樂的功底與當代的意識,格 局起始便高,成就更是驚人。 齊豫今晚唱了〈菊歎〉,我是第一次聽到: 菊歎 詞:向陽 曲/編曲:李泰祥 所有的等待 只為金線菊  微笑著在寒夜裡 徐徐綻放 像林中的落葉 輕輕 飄下   那種招呼 美如水聲 又微帶些風的怨嗔   讓人從蕨類咬住的小徑 驚見澄黃的月光   還有 傍晚樵夫遺下的柴枝   冷冷 鬱結著的 褪了色的~~~~幽淒 走過 總是垂髮低頭 故意 是裝不來的 林外的溪水 緊緊攀著草葉的幾滴淚 此刻在風中 瓦解了 妳問我~浮萍的邏輯  啊~~~那就是吧 露珠向大地 沉墜的輕喟 而菊~~尤其金線菊 是耐於等待的 寒冬過了就是春天 我 用一生來~~等妳的展顏           我 用一生來~~等妳的展顏            我 用一生來~~等妳的展顏 第一行唱到「金線菊」已露崢嶸──「金線」兩字字音本就尖細,而旋律把 那尖細配合到了極致,至「菊」字放軟收聲,已活脫脫地表現出了一株纖細雅潔 的花。第二行「徐徐綻放」又真是徐徐地舒緩地綻放攤開。之後「美如水聲」平 仄皆協,唱來真如水聲;接著「風的怨嗔」亦極是微妙中節。本是好詩,曲子又 譜得這樣搭配、這樣諧調,可見李泰祥是真正用了大工夫去展現的。並不是每一 首、每一句他都能做到這樣熨貼,〈菊歎〉到中段「走過 總是垂髮低頭」兩行 稍遜色,下面「浮萍的邏輯」,「邏輯」一個外來語(雖然是音義兼達的妙譯) 在此雖有其一種拉開距離,從不同語系觀之摩之的詩意,但在風格一貫的此曲中 便有些突兀;後面「而菊...是耐於等待的」這種現代詩常見的句型,實在不太適 合歌唱,李泰祥硬是將之譜成,整出了他一套譜法唱法,我不得不佩服,但每聽 到也還是覺得有些疙瘩,可惜這以詩譜曲的難度。然而,結尾「我用一生來等妳 的展顏」就很好譜,「展顏」唱出來,也確是先三聲後二聲,搭著弦樂,以愈發 舒緩和厚的情調重覆三遍,真是極盡了溫柔蘊藉之致,完美的告成。 王柏森唱〈春天的浮雕〉: 你抱著豎琴 也抱住自己優美的側影 啦... 那是一座照著春天樣子 雕成的浮雕 啦... 撥弄著琴線 你的手也是琴線 你的髮也是琴線 你的眼睛裡 都是琴線 所有的琴線 將你圍繞成另一座豎琴 只能用目靜靜的看 用心慢慢的想 用手輕柔的彈 河流也是琴線 樹林也是琴線 太陽與月亮裡都是琴線 飄動而來的是夢 飄動而去的也是夢 飄動而去的也是夢 這首歌我以前都是聽女歌手唱,聽她們發高音反反覆覆地唱「琴線」,不知 道為什麼我總覺得有點恐怖,像什麼用琴線把人事物割得支離破碎的恐怖片;這 次聽男聲唱,意外地不恐怖了,竟比女聲更能表達原詞曲的優美,看來這浮雕的 柔柔亮亮、閃閃動人,還須以較為渾厚低沉的石性打底。又是一寶貴心得。 雷光夏唱〈愛的迷濛〉(原唱唐曉詩),這首少有的李泰祥自己包辦詞曲的 作品,更令我激賞之至: 隨處一睹 絢麗目光令我眩暈 心中洋溢著顫怵歡欣 鼓舞我奔向幸福的懷抱 如詩如夢 愛的迷濛 這樣的感覺為你存在 愛的迷濛 嬌飾在美麗祝福底下的欺瞞 我已不能辨別 如夢般幸運的愛神驟然降臨我身上 我不敢相信他 如詩如夢 愛的迷濛 我的歡樂正是為你而存在 直到你以真摯情感 來佈滿我無限的愛 啊...愛的迷濛 「嬌飾在美麗祝福底下的欺瞞 我已不能辨別」,唱出人在戀情中的患得患 失,實在精彩。歌詞的文字明顯受當時現代詩的影響,不全用尋常的白話,而是 在要緊的扭捏之處用文言,或如「嬌飾」把標準的「矯飾」改動一下。這欺瞞, 是人欺還是自欺、天欺?也不須深究。這首歌最精彩的,還不在這一點忐忑不安 上面──很多歌曲都有寫到這種情感;這首歌最精彩的,是它尾段唱道「我的歡 樂正是為你而存在」時,調門升了一度;這一度之升,立使聲情轉趨急躁,由沖 正變為絕望(desperate),完全表現了那般心情。這真是最簡明的古代樂論的詮釋 了!曲終我竭力鼓掌叫好,不是沒聽過用升調降調轉變情感的歌曲,可寫到這樣 直覺直觀的,這還真是我聽到的第一首。可見李泰祥的詞曲、曲詞創作,不但在 藝術上有開拓、富成就,在技法上同樣碩果纍纍,但不知有多少人能留意到這番 工夫,更別說學起來了! 十一點走出華山,今晚可謂滿載而歸。還有許多未記,現在夜深了,這裡就 只先將最重要的心得記下。明天下午段鍾潭有講座,當再往觀。 --            Schroedinger's cat is NOT dead. http://sites.google.com/site/youti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3.5.50
文章代碼(AID): #1D-LOon_ (comment)
文章代碼(AID): #1D-LOon_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