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Michael Buble

看板jazz (爵士音樂)作者 (普通讀者)時間17年前 (2008/03/05 22:54),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4 (看更多)
首先我想說的是,關於「什麼叫做Jazz」似乎到現在都還是 一個好像有定論、可是有時候又有點模糊的爭議話題, 我提出我的看法,當然也請大家多多討論看看 ※ 引述《kd0079 (急診室的賊老天,白色蛋塔)》之銘言: : 還是從定義的部份說起吧: : Jazz本身是融合性質很強的音樂類別,這一點各位應該都認同吧? : 它涵蓋範圍很廣,尤其在fusion潮後,可以又民族又Jazz(這好像才是Jazz的原始型態) : 也可以又Rock又Jazz,甚至又電又Jazz,但這樣的音樂都不一定是即興出來的。 : 音樂的進行很多時候需要作範圍控制,先有主題才能解構重塑再現。 : 即興通常會出現在發現了某個可以延續下去成長得很好很強大的主題之後。 : (比較低段的即興甚至只是用來過門一下而已) : 而大多數被稱為偉大美妙的即興演奏,多半是事先演練控制過流程的精準塑造。 : 很多Jazz fan的迷思(myth)就是把Jazz跟improvisation直接劃上等號, : 彷彿即興就是其最偉大的表演型態,沒有即興的都不夠格稱為Jazz如此這般。 : 實際上自己走一遍就知道,即使是純創作曲目也有很芭樂的, : 就算是standard也可以jam得很猛。 : 不是說即興不偉大,但它不是評鑑必要項目,更不是一切。 : (但不否認有些歐美樂評也是把即興奉為最高指導原則的) 就音樂本身而言,我覺得當然任何的音樂、不管是不是爵士音樂, 都有一定程度的流程或範圍控制,只是控制的程度不一樣。 例如Big Band,可能大部分是團奏,只有一些寫死的段落是留給樂手即興; 例如小編制的 Combo,可能除了音樂的head是死的,此外, 要幾個樂手組成這個 Combo、每個樂手要怎麼即興、要即興幾個chorus、 即興的順序等等,都是活的;這是控制程度比較低的例子。 更不用說free jazz 那種連和絃、節奏都不管,控制程度低到爆炸的音樂了。 所以說,improvisation 跟有沒有流程、範圍控制沒什麼關係, 這個控制的方式有可能是事先在譜上註記好的,有可能是演奏前口頭溝通過的, 也有可能是演奏當下一個樂手一個眼神一個姿勢、甚至直接用音樂來表示的。 我的觀點是,jazz跟improvisation 並不是等號, 要用邏輯表示的話,應該是 jazz 包含了 improvisation 即興無所謂偉大不偉大,有好的即興,也有不好的即興, 可是沒有即興,稱不上是jazz : 好,回到原本的主題,也就是爵士"歌曲"。 : 請想像一下,你在台上唱歌,在你唱完一段副歌要過門作到再現部時, : 因為意猶未盡,所以又重唱了一次副歌,還因為有點忘詞所以隨便想一段喇賽過去 : 後面的伴奏老師卻是按照原本的流程要進入主題再現,這樣會呈現出什麼效果? : 這叫做各走各路,叫沒有harmony,也叫做即興。 : 從這個橋段就可以看出,"沒有安排過的即興"有多難橋,乾脆大家閉嘴關機。 : 但鋼琴畢竟是個音域寬廣音量很強大的旋律/節奏樂器,唱歌可不是這樣的, : 唱歌除了節奏、音高還有歌詞,歌詞韻腳還得跟節奏音高搭配好,搭配不好就很鳥, : 要即興喇一段新歌詞很簡單,但也要看幫你伴奏的人有沒有那個默契去跟你合。 : 還有,考慮人類在節奏與音域上的極限,歌曲跟樂器互Jam?這種要求這輩子沒見過。 : 就個人聆聽的經驗,有即興喇賽的Jazz song,伴奏也多是關機狀態的。 : 不然就請各位先進賜教一下,有沒有"歌手跟樂團一起大搞即興"的高潮作品吧。 我也回應一下原本的主題,麥可波不雷先生的話題。 我認為要判斷一個歌手是不是「爵士歌手」,等同於判斷這個歌手 能不能「用歌聲詮釋jazz」;所以,只要會即興 (不管有沒有歌詞--只不過scat是現今普遍被認為jazz的即興方式), 同時表現的音樂有其他jazz的要素, 那我可能就會說,「這個某某是個爵士歌手」,或說,「這個某某會唱jazz」 同時,只要歌手跟樂手對音樂內容有一樣的流程、範圍控制的共識, 那麼就不會有各走各路的問題。如果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意外。 的確用人聲會有音域的限制,也會在音量上輸其他樂器, 不過只要經過訓練,人聲的即興應該就如同樂器即興一樣。 話說回來,我相信能夠用樂器即興的樂手,在速度不要太快的前提下, 絕大多數也能用他們的人聲作即興。 (好不好聽當然就另外一回事了..) 說到歌手跟樂手一起 jam,這個也許是個例子: 印象中Bobby McFerrin在 MJQ的專輯裡就唱過 (還是說哼過比較恰當?) Bag's Groove跟Billie's Bounce 兩首曲子,中間都有一個段落的即興 另外 Dee Dee Bridgewater的Live at Yoshi's 裡,也有幾首歌在即興中 有跟其他樂手互動的部分。 如果提這些例子太過妖怪,那說台灣的歌手好了, 我就曾在Blue Note 聽過古皓的演唱,也有在即興後跟樂手 trade的段落。 : 至於Kenny G,我滿懷疑有多少人真的去聽了他的專輯, : 還是光看到名字就露出意義不明的冷笑然後踹開? 嗯....老實講我沒認真聽過他的音樂, 雖然song bird之類的暢銷曲好像都有那麼點朗朗上口就是了。 提這位先生作例子沒有貶意, 我只是單純從「聲音不錯、相貌不錯、行銷作得滿大、唱片賣得不錯」這幾點, 從麥可先生那邊聯想過來罷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9.252.109

03/07 12:19, , 1F
用哼的比較接近scat吧,這個要即興就簡單多了
03/07 12:19, 1F

03/07 12:20, , 2F
我聽過莎拉V演唱錄音有"一邊對觀眾說話一邊帶進歌唱"的橋段
03/07 12:20, 2F

03/07 12:21, , 3F
也許這是排演過的,也許是一種即興,或多或少。
03/07 12:21, 3F

03/07 20:33, , 4F
即興歌詞之祖----JON HENDRIX
03/07 20:33, 4F
文章代碼(AID): #17phGgI4 (jazz)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4 篇):
1
1
1
4
文章代碼(AID): #17phGgI4 (ja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