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秘密與謊言
我並不特別喜歡《秘密與謊言》,
但這部電影實在沒那麼簡單,
而且麥克李絕對不是一個不太在乎畫面的人,
或以原po用語是「不以構圖取勝」。
(雖然原po用「構圖」,但推文提到顏色,我想指的應是畫面整體)
他拍寫實題材、中下階層生活,
或許會被貼上「紀錄片」這類標籤,
但不代表就是如實拍攝,
相反地,他是唸戲劇出身,跟紀錄片無關(唯一有關的是個偽歷史紀錄片),
影像的所有構成都經過精心設計,
企圖扣著劇情走,但不喧賓奪主,
以期建立觀眾對這些角色、乃至這部電影的「感覺」,
簡言之,他是很風格地經營寫實題材。
用他自己受訪的話來說:
"I make very stylistic films indeed, but style doesn't become a substitute
for truth and reality. It's an integral, organic part of the whole thing."
對於這樣的導演,
我們無法用拍得好不好看去評價,
因為他不會刻意拍一堆好看卻破壞觀眾入戲的畫面;
至於有沒有如實再現,
我沒去過英國,無法作判斷。
對我來說,
比較恰當的評價方式,
還是回到影像是否扣著劇情走,
是否確切、不突兀地引導觀眾情緒。
故事主軸是遭棄養多年的女兒主動尋找生母,
生母如今有另外一個女兒,
(棄養的大女兒是黑人,沒棄養的小女兒跟生母一樣是白人)
故事也旁及生母的弟弟及其妻子,
生母跟弟弟的妻子有芥蒂。
主要場景有三:
生母的家:生母是工廠女工,女兒是清潔工
家境貧窮,屋子破舊、雜亂、狹窄,牆面帶花紋
弟弟的家:中產階級,丈夫是小有成就的攝影師,但夫妻會吵架
場景較不雜亂,但多面牆壁是陰冷色調
經常帶到網狀鐵窗、捲曲的窗簾,臥房的牆面有花紋
棄女的家:幾乎以黑白構成,牆面無花紋
棄女從頭到尾都穿黑衣,職業是驗光師
因為她是最在乎真相、拒絕秘密與謊言的人
從以上這些簡單的描述,
可以大概推敲場景跟角色狀態的關聯與功能,
進而形塑觀眾對這些角色的感受;
如果觀眾感受到的是雜亂,
或許這是電影試圖傳遞的,
因為這些人心亂如麻、生活亂糟糟。
但說「雜亂」也太輕忽麥克李御用攝影師Dick Pope的功力,
整部片經常用門「框」住角色,
框出角色的困境。
http://i.imgur.com/OJfIRmN.jpg
這張是生母第一次接到棄女電話,
嚇壞了,掛掉電話,聽見電話再度響起,
十足驚恐地往電話方向走去的畫面,
她將從攝影機後方、由右進入這個被諸多線條框住的狹窄牢籠;
全片鏡頭幾乎都跟著角色動作,多為平視,
這顆著力較深的低角度、微微仰視的鏡頭,
顯得十分有力卻也不輕易被察覺,
足以默默引導觀眾感受此一抉擇的艱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畫面中央很顯眼的亮黃色背心是小女兒的工作服,
彷彿替代小女兒在場,
具象化母親擔心認了大女兒、小女兒會不高興的疑慮;
畫面也稍稍帶到門口,小女兒剛跟她吵完架,奪門而出,
這些看似簡單的演員走位、物件位置,
都加強了這個框的蘊藏力量。
相對下,棄女在家很少被框住,
印象所及只有三次:
一次是她跟朋友坐在窗邊聊天,
若有所思的她,內心猶豫該不該尋母;
一次是她鼓起勇氣打電話給生母卻被掛掉,
起身走入門框內,再走出重打;
一次是生母要了她電話後就掛掉,本不抱期望,但生母自己打來,
她從浴室門框內走出接電話。
這些簡單的演員走位,搭配畫面的關聯,
必然是一連串精心思索(到不露痕跡)的結果,
麥克李曾說,他無法不在拍攝現場進行創作,
影像必須跟他的演員、劇本是個整體。
再來是顏色,
或許是這部片最有趣的部分;
前面所提主要是單一畫格、單一段落的設計,
但高明的導演能做出有機、整體、有脈絡、有節奏的安排。
紅色跟綠色經常出現,具有關鍵功能,
得先強調,我並不企圖界定片中顏色所代表的某些象徵意義,
它們是開放的,觀眾也可自行詮釋,
我的取徑是:顏色會影響觀眾心理,進而形塑某種感覺;
而麥克李是在這個機制下玩他的色盤,
同種顏色在濃淡、冷暖、明暗各種調配下產生的色譜,
暗自鑲嵌在影像裡頭。
紅色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希望、雀躍、熱情,
相對下陰暗的藍綠色則比較絕望,
但同時相近的草綠色則有朝氣的感覺,
但這些都不是絕對,隨著調配不同而變化。
電影的顏色運用太複雜了,
在這邊只以最主要的敘事線部分作說明
--棄女找生母,找到,幾次會面,到參加生日宴會之前,
顏色表現在衣服、佈景、色調等環節:
1.
棄女找完領養中心的人後,
下場戲是生母跟小女兒在家裡的對話,
從這時起,生母成為棄女尋找的對象,
是希望、熱情投射之所在,這時生母穿起白上衣、紅裙,
成為一個較突顯的角色;
更故意的是,生母把腳抬到桌子上,
對小女兒說,看我的小腿多美,以前是選美小姐等等,
這段話跟後面情節無關,但除了圍繞她的性格搞笑外,
真正目的恐怕是隱微地引導觀眾望向她的紅裙,
但這紅色仍不明顯。
http://i.imgur.com/ovujLII.jpg
2.
接著棄女去查資料,
綠色的入口招牌、紅色的書架都很醒目,
當她找到地址,決定開車去瞧瞧時,
就連開車的過場鏡頭,這種隨便拍拍可以了事的畫面,
都閃過兩台紅車、一台紅色公車,
這是巧合或故意?英國很多紅色車子嗎?
我不敢說,畢竟實景拍攝太難控制,
但棄女去領養中心那段,
她旁邊就有一台很小、不起眼的紅色公車模型。
http://i.imgur.com/IV54MVa.jpg
3.
棄女開車到了生母家門口,沒走入,
棄女坐在車上的畫面裡,背後有個紅色的門,
而她的視線望向生母家的藍綠色門。
http://i.imgur.com/impZDqK.jpg
4.
小女兒接到一通沒出聲的電話(很可能是棄女),
這時,生母穿的還是白上衣、紅裙。
5.
生母跟小女兒吵架,
這時生母換穿紅上衣、花褲,
服裝上的紅色升級,為接下來的轉折作了視覺鋪墊,
接下來的發展是:生母接到棄女電話,並在稍晚鼓起勇氣約見面。
http://i.imgur.com/SmNMrr4.png
6.
第一次見面約在火車站,
兩人錯身而過時,前景穿過一台紅色公車,
英國紅色公車多嗎?
或許是,但「巧合」多到值得懷疑。
在空無一人的咖啡廳見面,
背景有幾株種在紅色盆子的仙人掌,
色調暗淡,也配合這場戲的情緒。
(比較重要的是跟第二次會面產生的巨大落差)
棄女開車送生母回家這段對話,
畫面甚至從黑色方向盤前方的一塊小紅色塊開始。
7.
第二次見面在滿座的餐廳,
背景有茂密的植物,有個遠景可見大塊亮紅色塊;
最有趣的是生母穿著藍綠色的毛衣,
照前面邏輯鋪陳,這段或許該是更明亮一點、更熱情一點的紅,
但用的是有點陰冷(顏色跟生母家門口、之前穿的藍綠色服裝色譜相近)
卻予人溫暖觸感的衣服。
http://i.imgur.com/jmHcwKf.jpg
這點得回到麥克李的創作觀點來看,
雖然《秘密與謊言》是個和解戲碼,但麥克李骨子裡還是比較悲觀,
儘管他才拍完憤世嫉俗至極的《赤裸》,
彷彿在那片吐光毒液,轉而在這片極度溫情,
但他不會落入天真,不相信人性忽然大轉彎,
這種陰陰的色調是必要的,也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主調,
所以收尾看似明亮,但畫面仍有一些髒污,
片尾cast仍是較陰冷的綠字,音樂也不雀躍;
但另方面,這部片並不放棄希望,縱使遙遠、艱辛,卻值得努力,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非常多的紅色色塊落在背景角落,
如車子、房屋、弟弟家的掛畫等微小物件。
http://i.imgur.com/WJtWHvw.jpg
(在弟弟說出片名題旨時當背景,紅雖黯淡,在一片冷綠襯底下醒目)
另外毛絨衣料的觸感也跟棄女的養母房間裡的床相近,
讓兩個「母親」產生些許關聯。
http://i.imgur.com/rHMYlX1.jpg
8.
接著是氣氛詭異的第三大段會面戲,
雖然相談甚歡,卻發生在瀰漫陰森紅光的酒吧,
預示著關於生母的紅色所能帶來的最大威脅
--她將邀請大女兒(謊稱是工廠同事)去參加小女兒的生日宴會。
http://i.imgur.com/urZ4Nrg.png
→
07/19 00:42,
07/19 00:42
→
07/19 00:43,
07/19 00:43
→
07/19 00:43,
07/19 00:43
→
07/19 00:44,
07/19 00:44
→
07/19 00:44,
07/19 00:44
接著談談生日宴會上的這場烤肉戲,
原po認可母女第一次會面的長鏡頭有凝聚張力的功能,
卻不認可烤肉這場戲的五分鐘長鏡頭,
在我的理解裡,這顆鏡頭既在凝聚張力、也有消解,功能複雜得多。
借用希區考克的語彙,
這是一個「餐桌炸彈」的緊張戲,
只是炸彈不在桌子底下,
是坐在椅子上一身黑、格外突顯的「不知名訪客」(大女兒),
她是生母的秘密,餐桌眾人不知她是誰,
但觀眾知道,也知道秘密可能隨時引爆。
http://i.imgur.com/mEf36e4.jpg
宴會的主人、女主人(遠端)忙著張羅食物,
食物還沒上桌前,餐桌眾人找話聊,小女兒(右二)一直好奇這個神秘黑女是誰,
很快就主動攀問,這時生母緊張了,主動轉移話題,
然後她採取逃避策略:幫眾人端食物,
放著未相認的同母異父異膚姊妹不停互問背景,擦點炸彈的火苗;
但是當食物上桌,小女兒的嘴巴顧著吃、不再問,
生母走回餐桌坐下,男女主人加入,
火苗彷彿熄滅殆盡,宛如和樂融融的一家人,
台詞甚至近乎玩笑地說:it's a real communal thing, eating. XDDDD
但接著張力又被挑起,
當大女兒稱讚女主人有個漂亮的房子,
這激發生母對女主人的不滿,她的表情露出變化,
所以當女主人反問大女兒住哪,生母不甘示弱地說她住多好的地方,
但這又擦撞謊言,因為她住得離生母的工廠太遠,
於是生母拉尖聲音力圖圓謊:「她開車!」
其實還很長,但我懶得打了...
簡單說,主要角色間的矛盾與心結,
在這些非常生活的對話與互動裡,暗潮洶湧,
鏡頭幾乎沒動,也沒切換,讓觀眾自行浸入(如原po所說,彷彿坐在椅子上),
但這顆炸彈幾經擦碰,始終沒爆,延至下場戲才爆開,
令這場烤肉戲宛如火山爆發前的「微感地震」。
試想,這樣一場戲倘若不以單一長鏡頭醞釀,
就無法展現這場「微感地震」迅速襲來、又迅速散去的妙處,
以較常規的遠中近鏡切換,
也比較武斷用力,不夠生活感。
(但接著的爆開戲就是數個背景凌亂的短促臉部特寫)
不過,雖然秘密沒有爆開,
麥克李還是調皮地給我們一些「爆點」,
他讓角色在最後拉炮,不但戲謔地回應希區考克的炸彈說,
也將愉悅氛圍拉到更高,直通下場切蛋糕戲,
為接著急轉直下的秘密與謊言連環爆做出反差。
以上簡單說明這部片的影像構成,
麥克李的顏料來自現實,卻是風格地作畫,
儘管有時因為實景不易掌握,
比起古典好萊塢片廠那些用色高手(如Douglas Sirk)還差一截;
例如在他最風格化的寫實作品《赤裸》,
儘管場景設計Alison Chitty(也是本片的)希望抹去任何紅色,
來契合這部片的徹底絕望,但成品仍有一點點可惜。
不過在風格化與寫實性的拿捏上,
他已是當代執行最好的幾位了。
對於這樣的導演,
倘若觀眾沒有察覺他在形式上的操作痕跡,
或許就是他最大的勝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43.158.63
※ 編輯: infero 來自: 115.43.158.63 (07/21 17:42)
推
07/21 22:37, , 1F
07/21 22:37, 1F
→
07/21 22:38, , 2F
07/21 22:38, 2F
→
07/21 22:38, , 3F
07/21 22:38, 3F
越來越不落痕跡的確是麥克李的自我期許。
他曾提過,他現在回去看《赤裸》開場的強暴戲,
會覺得當時要求攝影師盡可能扛著攝影機奔跑的手持畫面不太必要,
太干擾觀眾觀看了。
(但事實上這場戲還是挺好,因為跟收尾的手持成了迴圈)
這段訪談告訴我們的,
不只是他越來越不愛手持攝影這類干擾觀看的作法,
更大的啟示在於:
當他在絕大多數靜態、平凡畫面下,
安插幾個比較用力的鏡頭時,絕對別有用心,
例如《又一年》收尾的餐桌迴旋。
從這些小細節的操作,足以看見一個導演的功力。
推
07/22 10:28, , 4F
07/22 10:28, 4F
→
07/22 10:28, , 5F
07/22 10:28, 5F
推
07/22 11:00, , 6F
07/22 11:00, 6F
→
07/22 11:58, , 7F
07/22 11:58, 7F
※ 編輯: infero 來自: 115.43.158.63 (07/22 12:53)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rtfilm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
35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