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吳念真 - 台灣電影界發展和策略分析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詩人之血N N￾N￾N)時間19年前 (2006/03/01 08:57),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7 (看更多)
※ 引述《filmwalker (夢想起飛的季節)》之銘言: : 台灣電影界發展和策略分析 :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221/iframe/H-14.htm : 個人頗認同 吳導所說 : "選擇甚麼行業 就要承擔甚麼風險" : 的論點 推集中輔導幾部片那段, 自己覺得一年一百片的口號自己是有些難以茍同啦! 一年十二部,一個月一部,要是都能像「藍色大門」那樣, 或是,野心大一點,像「無間道」那樣,那國片可能會有救吧! 至於「選擇甚麼行業,就要承擔甚麼風險」這句話自己覺得是有些問題啦! 保存文化產業這部分自己不覺得政府是沒責任的, 那不然所有年輕人全都鑽進賺錢的行業,鑽進竹科配股分紅好啦! 當然即便鑽進去賺錢的行業人生不見得就沒有風險了...... 問題是,政府究竟有怎樣的決心呢!社會有希望看到我們有什麼樣的國片市場呢! 自己認為前者根本是決心不足,純粹放話、喊燒;後者則多半處於被動的地位, 為什麼韓國那套沒辦法討論呢!為什麼吳導一口斷定在立法院不會過呢! 我們可以看到那麼多貪贓浪費的預算浪費,看到執政黨在軍購案的積極態度, 為什麼政府沒有信心通過培植電影產業的相關預算或法案呢!是根本沒有心吧! 現行一部片一兩千萬的輔導金和軍購的六千多億、東部高的近一兆比起, 連個零頭都還稱不上...... 是啊!因為行業是自己選擇的,所以從業人員們把重心轉移去國外, 轉移去拍偶像劇、鄉土劇......然後造就我們的今天的電影市場,這是吳導所樂見的? 大資本大製作的電影那部分,雖然很多人確實進電影院就是想看這樣的東西, 不過自己也讚同大製作和影片在各方面的成功不見得是必然的,譬如在台灣狂賣的可魯。 一方面我想國片在行銷上確實是有些問題,不過確實也是沒有錢推行更有效的行銷策略。 大陸張大導和陳大導進來幾部大卡司大製作的武俠電影, 雖然內容爭議很多,甚或乏善可陳, 可是確實透過明星的號召、密集的車廂、電視廣告, 成功地攻佔了這幾年的台灣華語片市場, 試問這幾年的台灣電影會比「英雄」或「無極」差嗎? 雖然可能沒有大卡司撐場,不過如果有更多的資本做更靈活的行銷, 自己不覺得我們能紅到對岸的只有 F4 的偶像劇。 自己看到很多導演很辛苦地吃老本,在實現他們的創作夢想, 為台灣的本土電影創作留下一些空間, 我們應該對他們說「這是你自己選的行業,你贏了是你厲害,賠了也不要怨」? 或許在國片一片榮景的那時是這樣,只是現在這個時勢, 自己希望看到誓言保存台灣電影的政府單位拿出更多的用心。 -- 第1 無論什麼特訓都不許抱怨!也不能放棄。 第2 不許反抗我,要尊敬我......甚至愛上我...... 第3 我已經有心上人了,所以無法回應你的愛! 第4 要學會怎麼唱神奇寶貝的主題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85.193.183

03/01 10:02, , 1F
推 "這各社會想看到的國片市場究竟是怎樣" 這句
03/01 10:02, 1F

03/01 10:04, , 2F
畢竟 弱勢產業扶植的必要性 一直是兩難的問題
03/01 10:04, 2F

03/01 22:20, , 3F
03/01 22:20, 3F
文章代碼(AID): #141F6Nud (Ourmovi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1F6Nud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