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合唱團的組織行為學

看板choralmusic作者 (我不是老頭兒 ="+)時間19年前 (2006/04/18 13:1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6 (看更多)
要談合唱團,不如先談談一般人對合唱團的看法。猶記小學和國中時,學校的合唱 團團員清一色是女生,還要自掏腰包買套水手服當團服,早上不用跟著出朝會,有時可 以公假免上課,地位似乎跟舞蹈班差不多,再加上兒童團的聲音都尖尖細細的,在我腦 中合唱團就是女人家的團,小時候如果聽說有男生參加合唱團,就會覺得他大概是沒有 小雞雞,因為舞蹈班裡的男生穿緊身褲時也看不出有小雞雞…。那怎麼知道他是男的? 簡單呀,看衣服就知道了,舞蹈的衣服男女有別,合唱團團服亦然。 撇開這些童言童語不說,那些校隊合唱團裡的人給人的感覺就像後來在建中看到的 樂旗隊隊員:一派神氣。或許身為其中的一份子的確有其值得神氣的地方,因為不是每 個人都有機會站在舞台上喊叫,四五十個人一起叫的確比樂器更有撕心裂肺的震憾力, 加上時而搖頭晃腦,時而張牙舞爪的「肢體輔助」,合唱團也給人比樂團活潑的印象。 有時參賽得名,一身別人沒有得買 (醜到不想買?) 的合唱團服和學校給的特別待遇, 和「可能」比樂團更多表現自己的空間,似乎正好構成讓校隊合唱團的團員發現自己 「與眾不同」的因素,進而對合唱團產生榮譽心和認同感。 認同感,沒錯,人在團體裡待著,通常會對該團體有所認同。學校的合唱團常常都 有週期性的任務:市賽、省賽、鄉土歌謠比賽等。如果說贏得比賽是目標,那麼團員對 團體的認同就在為了達成共同目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那比賽結束後呢?目標消失了以 後,認同還在嗎?別擔心,通常比賽完後,也該是準備升學考試的時候,一個學年過去 了,應屆學生組成的合唱團就地解散,下一屆的學生繼續開始一個新的 - 雖然背負相 同的名字 - 合唱團。所以常常國高中的合唱團團員都會對升高三有點抗拒,總會找一 個時間,通常是以交接為名,對這個團做一個英雄式的告別,把回憶連同所謂的認同感 一起埋入歷史。附帶一提,校友團是校友團,和學校團不同;另外,我相信高三回去看 高二,或國三回去看國二,心境都會有很大的落差吧。   那麼社會合唱團 - 向國家單位註冊,而非學校社團 - 的團員,他們的認同在哪 裡呢?是認同該團?是認同藝術?是認同該團的簽約作曲家?還是認同指導老師?社會 團如何建立其組織形象?一般人又如何看待社會團?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42.36 ※ 編輯: Musican 來自: 140.112.42.36 (04/18 15:03)

04/18 23:20, , 1F
看的我手好癢,好想回一些東西XD是篇好文呢
04/18 23:20, 1F
文章代碼(AID): #14H7Qb8A (choralmusic)
文章代碼(AID): #14H7Qb8A (chora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