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音樂深度種種

看板comment作者 (Beatlemania)時間19年前 (2005/12/10 18:10),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31 (看更多)
※ 引述《Tapping (blueman & purplewoman)》之銘言: : 講個題外話,以前看T-square的演唱會(VCD啦!)會覺得很驚訝,他們就在 : 市區中某個廣場舉辦,人雖然不多,但是你可以看到底下的觀眾什麼年齡 : 層的人都有,可以看到十幾歲的青少年到六七十歲的老人;先不管他們會 : 怎麼欣賞音樂,或者是不是也瞭解音樂深度這回事 哈! : 我覺得真正決定音樂發展的,是啊,唱片公司怎麼做當然是有直接影響的, : 但最重要的還是人們如何看待音樂文化! 希望樂評人也能多發不平之鳴 提供前瞻性的意見 做為市井小民的參考 : 大家都會說現在華語流行音樂都是在賺年輕學子的錢,是啊,但是反 : 過來想,那些二十歲以上有固定收入的人,他們都在幹什麼? : 不清楚,但「我認為」很多人都是過了某個年齡,就不太會去注意這些東西, ^^^^^^^^^^^^^^^^^^^^^^ 應該說是"沒得注意"了吧!? (隨著"心智年齡"的成長) 一直以來 在台灣 看到的總是短線操作 有錢先撈再說 其實在流行音樂裡 我們也有很多值得珍惜的資產 無論有形還是無形的 我們缺乏的 卻是對音樂的認識和品味 這些都需要花長期的時間去培養 就算是偶像歌手 也應該要有機會讓他們成長 而不是老唱一些同樣曲風的歌 然而對喜愛撿現成的唱片公司卻等不了那麼久 : 那種感覺很像長大了就不會想看卡通一樣(不過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卡通只有 : 成人才看的懂?)結果音樂變成只是青少年熱衷的文化! : 就這樣。 只能說台灣人真是太"善良"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41.188

12/10 18:59, , 1F
台灣的樂評品質有些不是很好,我個人還滿
12/10 18:59, 1F

12/10 19:00, , 2F
討厭王祖壽的
12/10 19:00, 2F
文章代碼(AID): #13cgcluJ (commen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cgcluJ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