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現在的新聞跟以前差很多

看板media-chaos (媒亂(媒體亂象))作者 (中肯無益於中出)時間14年前 (2011/04/17 22:19), 編輯推噓0(008)
留言8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8/12 (看更多)

04/17 21:27,
但是若是頻道有限,用錢決定是政府介入最少的方法
04/17 21:27

04/17 21:31,
如果你再扭曲我意思我將不再回應
04/17 21:31

04/17 21:32,
我明白指出指相對於現行制度,而非你理想的0限制
04/17 21:32

04/17 21:34,
那篇文章主張的標售你也要扭曲成審查 幹嘛這樣?
04/17 21:34
很抱歉,我真的不懂您在說什麼。 第一,什麼是「但是若是頻道有限」?現在新聞台的討論根本沒有這個預設啊。前 面文章的作法,是要求政府限縮新聞台的執照,也就是透過人為的手段,讓頻道數量 變得有限。 相較沒有數量限制的作法,一開始就已經多了一項政府的介入了,這樣說有錯嗎? 第二,公開招標本質上就是一項「審查」,這包括財力和競標者的資格審查。要不 然會是願意讓世界各國有意願的財團,--嗯,用這個版比較喜歡聽的話好了,比如 說中國的新聞業財團--來參與競標嗎?不,公開競標可沒您想像的那麼沒審查。 第三,要說不可能零限制這根本是廢話,但是自由主義的主張會是盡可能降低限制 ,而不是多建立幾個不容挑戰的限制(頻道數量的限制、要能參與投資的門檻限制) 後,再來談啥降低限制的問題。更別提一個很基本的事實:從頭到尾你只說「相對於 現行制度」,但是比較的基準和關連性在哪?憑哪一點說限制更低,而且更低的理由 是採用了限制名額、公開標售的制度?這才是問題所在。 我再做個很簡單的總結。 限制名額、公開標售的制度,一開始是被當作解決新聞台亂象的解決方案而被提出 的。然而到目前為止,在這個討論串裡,這項作法不能在目的:提升新聞台品質上, 提出任何有解釋力的因果關連。更嚴重地,儘管引文的部落格用了「自由主義」或者 「經濟學」做裝飾,還是看不出來這種主張到底有什麼自由主義或經濟學的基礎。更 不客氣地說,最初討論的那篇文章,希望透過這個制度建立政府介入、人為塑造寡佔 新聞台市場的作法,是完全反自由主義經濟學的。 到了後來,這個制度被當成「政府介入最少」的制度來討論,也就是成為目的本身 。但同樣到這篇文章時,看不到一個有效的論證出現。政府透過另外一種形式介入, 不採用當前的介入方式。兩種方式的比較基準在哪裡?這問題從來沒有被檢視過。此 外,兩種介入方式邏輯上沒有必然的互斥,實際操作上可以共存的,也就是政府大可 以在不影響現有的介入方式,同時採用新的介入型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公開競標如何排除政府代理人介入?除非做實質的 政治審查,否則透過轉投資、代理人的手段,政府可以既掌握住現存新 聞台的數量,又掌控了新聞台。 之所以有上述的問題,是因為討論串的戰線被轉進了。原作者並不是從政府干預的 角度來提出限制名額、公開標售的制度。他知道這種制度是種政府介入,他並不關心 這種新增的制度和舊有制度政府干預多寡的問題。 我對的他論點的評論是,這種制度不能解決它被期待能處理的問題。 但是話鋒一轉,這種制度突然變成能夠降低政府干預的制度了。但是它為什麼比舊 制度更少干預,卻幾乎沒有任何的證明。 我的評論是,它是一種嚴重、且不必然會取代舊有制度的國家介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75.13

04/17 22:43, , 1F
我要說的很少,就是與其如現在以道德封殺壹電視
04/17 22:43, 1F

04/17 22:44, , 2F
還不如用標售執照的方式
04/17 22:44, 2F

04/17 22:46, , 3F
你對這種制度有沒有效的評論我no comment
04/17 22:46, 3F

04/17 22:49, , 4F
如果制度能改成如你所說的沒有限制數量,那也很好
04/17 22:49, 4F

04/17 23:01, , 5F
沒有限制數量的競標? 那就一元得標啊.....
04/17 23:01, 5F

04/17 23:04, , 6F
有何不可 政府干預不是越少越好?
04/17 23:04, 6F

04/17 23:09, , 7F
如果你一開始就寫這篇我對內容是沒有反對意見的 唉
04/17 23:09, 7F

04/17 23:34, , 8F
那樣子要怎麼達成減少新聞台的數量?
04/17 23:34, 8F
文章代碼(AID): #1DglRfbr (media-chao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glRfbr (media-ch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