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2008台灣電影票房 /何瑞珠

看板Ourmovies (國片)作者 (你也是 XD)時間16年前 (2009/01/04 04:11),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23 (看更多)
※ 引述《plamc (普蘭可)》之銘言: : ※ 引述《cplinn (你也是 XD)》之銘言: : : 這裡何的立論焦點在於「偶像明星能不能帶動市場」,你舉的這些例子並沒有反 : 關於這部分 何的立論根本從一開始就全盤不知所云 : 要說明偶像明星可不可以帶動市場與否 最基本的 要定義何為偶像明星吧!!! : 大S叫偶像明星? 她都算的話 范逸臣也算偶像明星啦! 梁文音也算偶像明星啦! : 那是不是可以拿海角七號票房說偶像可以帶動票房啦? 我沒有評論何的說法是對是錯啊。我只是說前面的回應(舉學院派電影票房 )並沒有證明或反駁這一個說法。 以下的說法我沒有太大意見。我說何「用單一例子來判斷路線正確或錯誤是 不對的」的意思也是這樣。 : 我想不用多說明 大家都曉的海角成功跟范梁兩人無關 而發音失敗主因也非大S責任 : 這種拿數據亂逗 根本不考慮定義問題和關聯性所在的"論述" 根本是資訊垃圾 : 所謂偶像明星帶不帶動電影 至少你台灣電影要有像樣的偶像明星才來比較 : 不然李連杰不就帶動了投名狀和神鬼三票房 赤壁有很多人衝著林志玲去看 : 誰說偶像明星不能帶動電影票房? : 因為台灣電影圈缺真正紅的人 就把楊承琳 大S F4 都算成偶像明星 然後來批沒票房 : 真的是邏輯有病 如果F4剛出道正紅時還可以說說嘴 現在都褪色了還把他們當偶像看... : 再說 談電影時所謂的明星要指"影星" 以好萊塢來說 布蘭妮拍片的結果也很淒慘 : 但知名影星對一部片票房有絕對的影響力 : 台灣真的算得上偶像明星 又積極在拍電影的 真的如前面Urda所說 只有周杰倫一個 : 他帶不帶的動票房? 好吧 或許只帶的了3000萬 那也是有帶動了 : 不管有沒有 其實也都不重要 台灣就是缺偶像 只是不曉得何某為何硬是要把有說成沒有 : 對她的論述又沒有任何幫助 純粹在誤導 : : 何的說法在我看來就是從這一點憂慮出發的。簡單地說:《海角》是在天時地利 : : 人和的情況下,成了獲益極高的國片。但是,如果市場還是侷限在台灣的話,第 : : 一,假如成本大幅增加(如何舉的《賽德克巴萊》),即使與《海角》的票房相 : : 同也一樣難以回收成本;第二,即使與《海角》相似的預算規模也很有可能因為 : : 觀眾的新鮮感減弱了、票房衰退了而成為賠錢的電影。 : 何忘記兩件事 : 1.賽德克巴萊原本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拍的 那是魏導的理想與想訴說的故事 : (所以才會籌資困難 非得先拍海角七號當墊腳石) : 2.賽德克巴萊原本就被認為是具全球市場的題材 就算他「忘記了」,這兩點和他說的不是同一回事嗎?預算規模越大的電影 越需要考慮海外市場才能回本。 我不覺得有必要事事站在何的對面。除非你認為《賽德克巴萊》不需要海外 市場或是在國內市場賠錢也無所謂,否則我是看不出何的論點和幾位網友有 什麼特別的差異。 : 如果拍電影已經淪為純商業考量 那就不應該補助 不然為什麼不補助其他產業? : 拍商業片以海外市場為重要考量? 那等於是在那邊妄想以為台灣片可以跟好萊塢全球競爭 : 我前文提到 人家的最小製作超過我們的最大製作 錢還不是最大問題 人家的電影工業 : 相當完整 隨便撈都可以有一票專業人士 海角七號得金馬的音樂 是大宇寫遊戲音樂的人 : 能比嗎? 要知己知彼 千萬不要患這種大頭症 還沒會走路就想學飛 : 本國市場都還搞不定了 談海外市場是笑話 如果能做出海角七號那再討論海不海外吧 : 就算某些爛片有海外市場 補助功夫灌籃這種給中國人看爽的片子 也是相當沒意義的行為 不論是何的文章還是我的回應中,哪裡有「海外市場為最重要考量」的論點? 當你把「本國市場」和「海外市場」對立起來時,是誤入歧途的。把「考慮海 外市場」和「好萊塢模式」劃上等號也是一樣。 照你這種論點,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考量海外市場了,因為沒有一個 國家有好萊塢的預算規模,但是為什麼我們看得到《竊聽風暴》《四月三週又 兩天》《二十世紀少年》和一堆韓國日本泰國歐洲片呢? : : 我認為韓國電影是一個值得我們觀察的例子。在台灣電影興盛、韓國電影還面臨 : : 窘境的時候,如李滄東這樣的導演都是看侯孝賢的電影長大的。但是在很短的時 : : 間內,韓國電影展現驚人的活力,不但有了國內票房、還登上了世界舞台。種類 : : 從金基德、朴贊郁、李滄東、洪尚秀的藝術片,到《怪物》《太極旗》《好傢伙 : : 壞傢伙怪傢伙》這樣「硬撼」好萊塢的商業片,也有《殺人回憶》《追擊者》這 : : 樣商業藝術雙抓的片子,更別提《腦海中的橡皮擦》這樣形形色色的文藝片了。 : : 在借鑒好萊塢模式和外銷成果方面,我認為甚至(在目前)要勝過已經有悠久影 : : 史的日本。 : 我不同意韓國的作法 砸大錢打腫臉充胖子當然會有一點成果 但是結果是拖累全國 : 而且造成泡沫化 的確韓片好像突然拔高超日趕歐 但是 怪 太 等片真的夠水準嗎? : 說硬撼好萊塢未免太言過其實 而韓國電影外銷的所得相對於政府投入金錢少得可憐 : 我印象中不到千分之一吧 韓國人最喜歡搞這種全國產業自爆 所以才會弄到國家破產 : 之前被IMF進駐一次還記憶猶新 現在又已經又要破產了 這種腦殘國家絕對不可學 : 電影終究是內需產業(不要誤以為是外銷產品 電影產業天生就有地域性 外銷是額外的) : 如果國家經濟都毀了 電影也不可能百花齊放 你對韓國似乎有很大的意見,這點我不予置評。但是我那一段主要說的是「韓 國觀眾有進戲院看自己人拍的片子的習慣」,這才是韓國電影迸發活力的主因 。如果《太極旗》《怪物》沒有全國票房的回收,也不會有《好傢伙壞傢伙怪 傢伙》和《追擊者》。不論你怎麼評價,這樣有利潤的循環才能保證影片的持 續生產,也才能為其他類型的導演創造空間。 (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我說的「多元」對你有意義的只有「商業」這一部份? 其他導演都隱形了嗎?) 就算只論商業,為什麼「好萊塢模式」(指特效和大場面等)一定要和「地域 性」衝突?《太極旗》不是一方面有著地域性(韓戰的背景),另一方面往「 好萊塢模式」看齊嗎?它的確有地域性,但光憑地域性也不夠,它也是靠那些 好萊塢的東西才能把那些慣看「真正的好萊塢片」的觀眾吸引過來。 不說別的,我有點不明白你對魏導開拍《賽德克巴萊》的想法究竟如何?這難 道不是「比不上好萊塢的最小製作」的「最大製作」?那它要與好萊塢在全球 競爭不也是「妄想」嗎?如果是因為它地域性的題材有可能獲得利基,那和《 太極旗》的路線到底有什麼區別?如果你認為韓國生產《太極旗》的方式「絕 對不可學」,那麼《賽德克巴萊》路線又是因為什麼原因獲得你的支持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0.219.235.232 ※ 編輯: cplinn 來自: 130.219.235.232 (01/04 04:21)

01/04 04:22, , 1F
先前看錯一段的意思,已刪除
01/04 04:22, 1F
文章代碼(AID): #19NyP-sc (Ourmovie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NyP-sc (Our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