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閱讀] 世紀末的維也納

看板clmusic (古典音樂)作者 (非人)時間21年前 (2003/04/17 09:2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5 (看更多)
※ 引述《backhaus (Weh' uber mich!)》之銘言: : ※ 引述《Lyotard (這ID居然沒人註冊?)》之銘言: : : 關於古典音樂的再思考,Here's some food for thought: : : Heinrich Besseler 在他的研究中考察了兩種音樂類型,一為社 : : 交型音樂(Umgangsmusik),一為表演型音樂(Darbietungsmusik)。我 : : 們可以在各種社會普遍觀察到前者的存在,而後者的存在則有其特殊 : 可否再清楚的界定兩者各自的意涵 又是根據什麼來區分的? : 兩者是互斥而窮盡(能涵蓋所有音樂)的嗎? : 什麼音樂是社交音樂? 儀式(婚喪節慶用的)音樂是嗎? : 宗教音樂是嗎? 民間音樂呢? 古典音樂呢? : : 性。鬆散地說,西方所謂的嚴肅音樂可以說是在表演音樂發展的過程 : : 中逐漸形成的獨立藝術,有其歷史脈絡與生成條件。 : Besseler對這部分有 ^^^^^^^^^^^^^^^^^^ : 更詳細的說明嗎? : 還是有其他文獻可參考? 我想,有些概念在這裡是談不完的(聯想到某一位老師可以為了 Being and Time裡的四句話講一整堂課(3hr)還欲罷不能)。 所以我 會試著指出這些概念可能的閱讀來源。此外,我自己也希望能深入閱 讀一些Besseler的東西(他同時也是Bach專家),可惜所見還是以德 文資料較多,而德文對我來說也還是一個不輕鬆的語言。所幸我所引 的Besseler文章有「匪書」(笑)差可讀: 貝賽勒,「近代音樂听賞問題」,收錄在《西方音樂社會學現狀》, 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 這本書收錄的三篇關於Musiksoziologie的文章, 都是從音樂學角度 去談的,從社會學角度談過去會有不同的取向。(與社會心理學中關 於SSP與PSP的問題類似)閱讀時必須注意到這點。 Besseler這篇演講有稍微討論到Umgangsmusik與Darbietungsmusik, 但完整概念的釐清也許還是得回去看那篇關鍵研究「十六世紀的社交 音樂與表演音樂」("Umgangsmusik und Darbietungsmusik im 16. Jahrhundert",我沒認真向人要來閱讀過,您可向音研所的同學或老 師問問看有沒有此文翻譯),這裡就不越俎代庖。 而這兩種音樂類型是不是互斥的?我想,若照Besseler的考察答案應 該是"否"(所以我不擬用「區分」而用「考察」)。 以下摘一長段「近代音樂听賞問題」裡的話: 「....人們至今侷限於音樂會式的藝術作品中而事實上這只是歐洲 後來的特殊現象。通常,那些至今還在我們身邊繼續發揮作用的 其他現象,才具有典型意義和決定性意義。在集體中積極地『與 音樂打交道』就表現出上述含意中的『初始性』。例如,在歐洲 以外的節日、慶典、神秘的招神除鬼儀式時,在基督教的祈禱和 祭祀慶典時,在全世界的集體勞動、集會和舞蹈時,在歐洲,又 比如與宮廷抒情詩,小型歌舞表演歌曲的演唱,與大學裡的音樂 愛好者團體、男聲合唱團和歌詠運動有關的場合,就是這樣。 ....這些都是『社交型音樂』,它們具有大量幾乎不會被忽視的 『形象』。而很晚以後才形成的『獨立型』音樂,只是到了19世 紀才獲得了勝利。隨著這種音樂的出現,音樂會式的、被表演的 藝術作品才成了典範。而它的一統天下導致的結果是,人們只從 這種音樂的角度來考慮音樂听賞問題。....在早先,對發展具有 決定意義的不是被表演的藝術作品,而是社交型音樂。社交音樂 生存在它的承受者們的活的交際中,這樣,每個人都參與實施了 該音樂的基本東西,亦即每個人都能在一種簡單的親密關係中來 理解該音樂的語言。(貝賽勒,2002)」 你可以把其中看起來有些抽象難辯的詞彙(例如初始性、形象)跳過 去,它們都有一些跟由,幸好在這裡不會妨害文意。思辯哲學裡最折 磨人(也最令人銷魂的)的不是一組概念,而往往是單個名詞。就像 是若未把美學處理到康德,天知道Besseler為什麼要去談十八世紀的 「綜合」(synthesis)欣賞.... Umgangsmusik與Darbietungsmusik不是一組操作概念,我還是要強調 在那裡展開的不是一種(被某種歷史意識搞砸了的)「音樂類型學」 研究。最值得關注的是Besseler的「問題意識」。也許我們,在一個 世紀之後的我們,看到上面那兩段的時候會覺得有些好笑:「這不是 早就知道的事情」嗎?但對於西方音樂研究史來說,「早知道」卻是 「最難知道」、「必須要等到晚才知道」的事情,且這需要很多的條 件。其中的條件之一是比較音樂學與音樂民族學的興起,另一個重要 條件是哲學運動,這也是為什麼Besseler會談到現象學,以克服掉在 理性思維下的主客預設。 關於「問題意識」,關於「普遍」與「特殊」,這裡聯想到兩個對你 而言會比較熟悉的比會附意:一個是韋伯對於西方理性資本主義的研 究,西方經濟學還是會保留某種關於主體(理性人)、客體(市場)、 及兩者之密契關係(看不見的手)具有某種「普遍性」的意識型態, 而後來的研究則逐漸關注到這原來是產生於西方的一個特殊經濟現象, 有其獨特的歷史脈絡與複雜的生成條件,韋伯在他「新教倫理」之初 始研究中的進路,則是從新教倫理與經濟個人主義理性行為的關連性 試圖探討資本主義精神的源起。另一個比附則是Bourdieu從"L'amour de l'art"到"La distinction"的嘗試....(講累了,留給您分析) 在意識到西方音樂會式的表演音樂具有其「特殊性」後,Besseler如 何以對於"Hoeren"的分析為進路,試圖談出這段歷史故事,談出西方 嚴肅音樂的生成條件呢?答案就在Besseler的那篇小小文章裡,閱讀 的樂趣也就留給您吧。 -- 千金難買早知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4.117.111
文章代碼(AID): #-dWACWs (clmusic)
文章代碼(AID): #-dWACWs (clmu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