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善事一樁

看板Brit-pop作者 (HOMESICKHOMESICKHOMESIC)時間21年前 (2003/11/23 15:22), 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11 (看更多)
※ 引述《quiff (酒吞童子)》之銘言: : 來回一下唄。 : 個人建議是別把它當殭屍片來看, : 當影片進行到後半段時, : 就已可清楚看出所有的活死人、病毒都只是佈局。 : 《28 Days Later》藉由一個挶限的特定環境﹝病毒傳染人人自危相互恐懼﹞, : 一個少數群體﹝軍人與存活者﹞中, : 每個人各懷異心互相傾軋的行為, : 以小喻大、具體而微地呈現出社會的縮影; : 這正是編劇Alex Garland的拿手好戲, : 他在改編成同名電影的小說作品《The Beach》﹝亦由Danny Boyle執導﹞中, : 也是在探討同一主題。 對啊沒錯(所以看《海灘》的時候還有比較多的驚喜呢) 那為什麼他還要再拍同樣差不多的東西呢??? 而且所謂的這種社會縮影,也不是沒有在別的類似危機片裡看過吧??? 或許應該說 我的存心本來就不良,因為導演是丹尼鮑爾所以我的期待較高 如果換成是新銳導演導出差不多的戲我可能會覺得滿讚的呢這個人有前途啊 這就跟聞天祥所說影迷對於大師級導演有的一種不同於一般觀眾的成見 (雖然丹尼鮑爾對我來說是一種因為《猜火車》而有的 cult 形象) 因為你已經看過他或她最巔峰最經典時期的作品 也幾乎看過他或她的每一部片 所以對於近作特別的挑剔和有得比較吧 如果今天是一個完全沒看過不熟悉這個導演先前作品的觀眾來看 說不定已經會驚為天人了(放到音樂、文學或其他領域來看我想都是差不多的道理吧) 這也是為什麼他在推薦每年金馬影展「大師饗宴」這個單元的時候 都不忘特別強調老影迷和新影迷可能對大師近作極有可能的觀感落差 : 這邊我的論點已於上段中陳述過了。 : 影片末段裡主角彷若他人的血腥大反撲, : 我覺得最值得玩味的不是主角在個性上的蛻變, : 而是他如何在一個原本牢不可破的信賴關係﹝軍隊紀律﹞中, : 從內部放入一個引爆物﹝被鐵鍊所拘禁的活殭屍﹞, : 進而使得這個群體分崩離析。 嗯我覺得你這個觀點滿有意思的:) 不過我懷疑的是 男主角所呈現的並不是個性上的轉變,而是更可怕的大環境使然吧 而且這裡的軍隊關係打從一開始我就不覺得有給人牢不可破的感覺 反而感覺很鬆散搖搖欲墜而且甚至和主角群有很多衝突和緊張 (像是他們一到以為的基地卻尋不著廣播裡聽似可靠的軍隊 然後因此父親沮喪遭到感染又被軍隊射死,當然更不用提後頭軍人對女性的覬覦了) 所以群體會分崩離析我覺得有跡可循完全可以預料的耶 呵活殭屍的部分倒是我一直在觀影過程猜測的 你這麼一說「內爆物」的作用的確很有效果 : : 驚喜感不大,也看不太出選擇以英國/倫敦為背景的地域性/特色 : 除了編導演員本身即是英國籍之外, : 選擇英國作為背景的原因亦在於它是島國, : 被海洋隔絕於其他國家之外。 : 以病毒短短十數秒即發作的特性, : 這樣的潛伏期不太可能透過交通運輸而散佈至其他國家, : 患病者﹝殭屍﹞也無法遠渡重洋去咬人頸子。 哦不過你沒注意到 他們有聽到傳言 其他國家的大城市也淪陷了嗎??? 因為在爆發之初 有很多人想利用現代科技產物--飛機,逃離到別的地方:P 所以英國島國在現代的場景幾乎也不太有封閉的可能 這一點也算我有點吹毛求疵吧 因為想說背景設在英國又大肆運用倫敦明顯地標空城 怎麼不加以特性化本土化一點哩? 通常要是你要比喻一種人性共通點或者強調全人類都有可能發生的情況 地點和人物的身分會越普通越模糊越不清楚 但是既然明顯選在英國我會想要看到「英國人」會和其他國人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吧 Cheers! Patsy "Gallagher" : : (呵雖然後來到了曼徹斯特我還是興奮莫名啦:) : : 或是此類病毒更多創新的後果和發展 : : 甚至連視為噱頭的不同結局版本也並沒有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或者新的方向/視角 : : (感覺一個就是好萊塢傳統 happy ending 版本而另一個則是比較現實的情況) : HELL + O = HELLO! : 到片尾我才知道這意思, : 不然每次主角在空景裡大喊Hello, : 我都很想摀住他嘴。 : : 所以走出戲院後 : : 雖然心理仍舊會因為先前觀影的血腥暴力人性感到不適覺得有被影響到 : : 不過大體上來講或許因為期待甚高反而有種失落和空虛(好像沒有很多新東西) : : 我反而懷念起另一部經典的殭屍片「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 : : http://www.imdb.com/title/tt0063350/ : : 裡頭對於人性黑暗和人類暴力的歷史有更深刻的反省 : : 駭人的結尾以及那些黑白訴說著殘酷的照片讓人永難忘懷 : : Cheers! : : Patsy "Gallagher" : : 쌊 -- All I want is someone Who can fill this hole In the life I know --Verve, ON YOUR OW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5.34.29

推 218.167.231.99 11/23, , 1F
可是我覺得The Beach還滿糟的
推 218.167.231.99 11/23, 1F

推 218.167.231.99 11/23, , 2F
28 days later則像是改良版 P
推 218.167.231.99 11/23, 2F

推 218.167.231.99 11/23, , 3F
故事格局縮小 內容比較精緻
推 218.167.231.99 11/23, 3F

推 218.167.231.99 11/23, , 4F
另外 "傳言"各大城市都陷落 都畢竟是傳言
推 218.167.231.99 11/23, 4F

推 218.167.231.99 11/23, , 5F
身處在一個島上 永遠不知世界正在如何運轉
推 218.167.231.99 11/23, 5F

推 218.167.231.99 11/23, , 6F
在軍隊中某某人(忘了) 不是有點出這一點嗎
推 218.167.231.99 11/23, 6F

推 218.167.231.99 11/23, , 7F
好累喔 一開使用推文就是一個錯誤 P
推 218.167.231.99 11/23, 7F

推 218.167.231.99 11/23, , 8F
我覺得雖然稱不上經典 但還是算佳作啦 :)
推 218.167.231.99 11/23, 8F
文章代碼(AID): #_m60cXb (Brit-po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3
3
21年前, 11/23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最舊先):
3
3
21年前, 11/25
21年前, 11/23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11 篇):
3
3
21年前, 11/25
1
1
3
3
21年前, 11/25
21年前, 11/23
8
8
3
3
21年前, 11/23
2
2
8
8
1
1
21年前, 11/22
文章代碼(AID): #_m60cXb (Brit-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