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創作] 文字的溫度
你這篇態度誠懇。
但,
說實在沒有人像你這般無聊,硬是要把一個詞拆成兩個字來看。
「溫」燙傷人合理,「度」燙傷人不合理?
我倒是覺得你這講這話才更不合理。
「溫」單獨一個字是什麼意思?意思不明。
就算視為是「常溫」,又怎麼燙傷人?那又怎麼會合理呢?
所以,
不必把一個詞拆成兩個字來看。
文學裏有所謂的「偏義」。因為中文的特色是「同音異義字」多,
我只講一個「字」,別人不一定知道我說的是哪個字。
所以,才有「詞」的必要性,它讓字字相連,在溝通上更為容易。
比如,
我講一個「師」字,別人一聽,不道知倒底我講的是那個ㄕ。
我講一個「老師」,別人一想,肯定知道我說的是什麼。
你把「老師」二字拆開來看,那「老」是什麼意思?
對!
你可以說它是敬稱。
但是事實上「老」這個字存在的用意,
只是為了在溝通上讓對方更明白我要講的是「師」。
所以,不要硬是把詞拆成兩個字來看。
接著,我以你講的「度」為例,
一方面演示「不要硬是把詞拆成兩個字來看」,
一方面也要表示「以『度』做字尾的詞」沒什麼必要順著你那套令我發笑的論調。
舉例:
「我回文的速度(快),嚇傻了板友。」
瞧!這裏又是個「度」,就算不寫「快」,讀者還是知道是「速度快」。
難道你要說,「『速』嚇傻人合理,速度的『度』嚇傻板友不合理」?
再舉列:
「五指山的坡度(陡),難以征服。」
難道你要說,「『坡』難以征服合理,坡度的『度』難以征服不合理」?
「火燭的亮度(不足),不好讀書。」
「事情進展的幅度(之快),超過專家們的想像。」
「全程爬完101大樓的難度(難),令學生們望之怯步。」
「這酒的濃度(高),薰人欲醉。」
「張教授做學問的態度(好),聞名全校。」
「我的氣度(大),足以納百川、吞四海。」
這些例子,請君自行慢慢研究。
※ 引述《youtien (又是一片天)》之銘言:
: 嗯,我收回先前的意見。我並未把疑問表述詳盡,而率意冒犯了作者,應該
: 道歉。請君寬恕。
: 至於tooodark板友所提「你的論調,使我發笑」,也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
: 題。為什麼我看這句不會感覺不對,看「文字的溫度 燙傷了指腹」就會覺得不
: 對勁?
: 先談論調。
: 「你的論調,使我發笑」是一個合理的句子。論調一般應有兩種用法,一種
: 是像「語調」「音調」,指「論」的調性、態度;另一種是並舉「論」與「調」
: 。論的內容使人發笑,論的調性使人發笑,都是有的。
: 溫度與燙傷就不一樣。
: 先前已說,「溫」燙傷人合理,溫的「度」燙傷人不合理,蓋我們被燙時,
^^^^^^^^^^^^^^^^^^^^^^^^^^^^^^^^^^^^^^^^
: 第一時間感到的是「溫」,至於有幾度C,那是接下來才會想到的。
: 我也有考慮到一種情況:你看到一句「100度C」,就覺得很燙。這也未
: 嘗不可。但以之為詞,我會認為這種句子有欠直觀。
: 但這並不是值得爭論的重點。重點應在:作者原來的意思為何,其用詞是否
: 能精確傳達其意,且合乎語文、詩歌的法度。
: 所以我會懷疑「溫度」對原作來說不是最恰當的句子。但我的意見,並不是
: 要原作修改命意,而是在「用詞精確」的層次上商榷。這是我要澄清與補充的。
: 先前發言的態度不好,是我輕率地認為這裡不精準、未能細加講究。
: 但至少,我想有一點還是值得原作思考的:為什麼這樣的構句,會有人不認
: 可呢?而且,這人也是一個創作者,更下過很多工夫在中文、詩歌上。如果是我
: 碰到這種反應,我會再確認一次自己的意思,然後檢討我的修辭,謹慎地考較,
: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歧異,問題是在作者身上比較多,還是讀者那邊比較多;其在
: 我的部份,我能怎麼處理。
: 我上篇發言是輕率了;這一篇,每一個字詞都經過斟酌,希望各位能認可這
: 樣的補償。
--
慈悲念
http://blog.xuite.net/tooodark/musicstation/8542477
慈,梵語 maitrya,maitri^,巴利語 metti;悲,梵語 karuN!a,巴利語同。
慈愛眾生並給與快樂(與樂),稱為慈;
同感其苦,憐憫眾生,並拔除其苦(拔苦),稱為悲;
二者合稱為慈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0.78
推
11/08 01:26, , 1F
11/08 01:26, 1F
推
11/08 10:05, , 2F
11/08 10:05, 2F
→
11/08 10:06, , 3F
11/08 10:06, 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reate 近期熱門文章
PTT影音娛樂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