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翻譯名稱

看板KyoumeiWinds作者 (我是阿智)時間19年前 (2006/02/02 17:26),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 引述《i98342108 (可魯不夠用了)》之銘言: : 以下名稱如果要翻譯成中文 要怎麼翻阿 : Concert Band : Wind Orchestra : Wind Ensemble : Symphonic Band : 諸如此類的名稱 不同型制管樂團的比較 筆者在上述「管樂團的定義」當中曾有提及:BAND這個字只是個大體上......但在美國, 會因其樂團的編制及音響效果的差異,而用不同的名字來稱呼室內音樂會形式的管樂團及 軍樂隊。如: Concert band Symphony band【Symphonic band】 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Wind (and percussion) orchestra 【Symphony (of) winds、Symphonic winds 、Wind Symphony】 也許對許多人來說, Wind ensemble只是較小或是減少人數的Concer band, 但這樣的觀念並不是完全的正確。例如,沒有兩個人同時聽到一個聲響的感覺是相同的, 聽後的反應也不相同,雖然差異不是很大,但還是有所不同的;因此,更何況兩個編制不 同的樂團。F. Fennell在他的著作"Time and the Winds"(1954)一書中,闡述出管樂合 奏的發展背景到他創立Eastman Wind Ensemble 的理念,當他選擇了這個新名稱給這樣管 樂合奏形制的新團體,在他的心中確信這個團體不只是一個小型的concert band而已。莎 士比亞(W. Shakespeare, 1564-1616)曾說過:It is not what a thing is called , but what it is. 這句話運用在音樂上,很巧妙地提示了我們,我們在意的並不是樂團叫 什麼名稱,而是它所製造出的聲響到底是如何。最終,是「聲響」決定了一個樂團的名稱 。 在美國的大學裡,假使隨便問一個人說:concert band、symphony band和wind ensemble 有什麼不一樣?想必獲得最普遍的答案是: wind ensemble是大學音樂系的樂團,吹奏成員都是主修學生,編制最小; symphony band是音樂系主副修學生再加上一些吹奏樂器程度較好的非音樂系學生所組成,編制較大;而concert band就是所有喜愛管樂合奏的同學 都可以參加,編制最為龐大。 其實在答案中,只有編制的說法是大致上對的,而其他就值得商議。在我們比較這幾個團 體之時,我們該注意到的不只是人數的多少,演奏人員的素質也是考慮的因素之一。我們 比較的應該是一流的concert band和一流的symphony band 與 wind ensemble,這樣的比 較才能真正的聽出這些團體在聲響上有什麼不同。 回到主題,這些不同名稱的團體到底有什麼不同?其實,在這麼多名稱之中,最主要的只 有兩個,其他只是衍生出來的而已,這兩個即是Concert band和 Wind ensemble。以下分 別論述之。 Concert band的產生,其實已在上述「管樂團發展的歷史」中論述過了。它的產生最主要 原因,是管樂合奏的形式由室外軍樂隊行進方式走進室內,以音樂會形式來呈現管樂合奏 音樂,Concert這個名詞最主還是意味著刪除掉管樂團在室外行進功能。再者,軍樂隊在 室外演奏時,人數本來就很多,走進了室內,人數也不見減少,同時許多人也會吹奏相同 的一個聲部,所以 Concert band一直給人一種人數眾多的感覺。 Symphony band則是由Concert band衍生出來的名詞,此處在上述已有說明,便不再贅述。25但Symphony band 為展現出交響樂團音色的變化性及色彩性,勢必減少人數吹奏同一聲部,才能達到如此的 要求,因此人數則比Concert band少。 而Wind ensemble則是基於一個與Concert band不同的理念而產生。Wind ensemble是在 F. Fennell在1952年創立了EASTMAN WIND ENSEMBLE之後,而出現的名稱。他創立這個樂 團的理念,是希望這個樂團演奏的範圍能很有彈性,從W. A. Mozart八重奏到P. Hindemith的管樂交響曲都能演奏。在聲部的配置上,為了顧及音量上的平衡,除了單簧 管一個聲部二位演奏者之外,原則上是一個人演奏一個聲部,人數為四十五人上下26,基 本音色也不以單簧管聲部為主,而是趨向一種各聲部間平衡的「室內樂」型態發展。因此 ,這樣的配置能展現出管樂團交響化的聲響,亦能兼顧了音響上的變化性、色彩性、明亮 度及演奏曲目上的彈性。27其後出現的名稱,如Wind orchestra、Symphony (of) winds 、Symphonic winds 、Wind Symphony等,也是依照Wind ensemble的基本理念而形成,但 在人數上就並沒有那麼地限制。在樂器使用上,如因需要,更常常使用鋼琴及多種電子樂 器,以更加豐富樂團的音響效果。 by 文林管樂團豎笛指導 林祐生老師 http://www.chihlee.edu.tw/org/org35/allwinds.htm 糟糕 還是沒有翻譯 \>▽</ -- 7 視聽劇場 >12 視聽板務服務台 >1 視聽劇場申請連署板 >KyoumeiWinds(吹奏樂討論板)申請中 <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8.53.55

02/02 17:32, , 1F
我要翻譯名XDD
02/02 17:32, 1F

02/02 17:33, , 2F
∠( ̄▽ ̄) 任務失敗 (溜)
02/02 17:33, 2F
文章代碼(AID): #13uT0lc3 (KyoumeiWind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uT0lc3 (KyoumeiWinds)